9月国内液化气炼厂库容率因下旬排库及供应端部分检修而震荡收低,但终端燃烧与化工需求整体平淡,导致进口气港口库存率反而有所回升,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的格局。后市来看,市场供需格局向好预期不强,基本面偏弱为主,上游库存控制偏被动,民用气与醚后C4价格走势偏弱震荡为主。
上游有意降库炼厂库存环比下降
9月国内液化气炼厂库容率震荡收低。截至9月30日统计数据显示,LPG炼厂月末库容率为27.91%,较上月末相比,下降1.52个百分点。

从商品量来看,9月国内液化气商品量预估值为162.21万吨,环比减少5.65%;日均商品量为54070吨,环比减少0.14%。影响因素主要为:西部塔里木油田检修,影响外放量1500吨/日,不过榆林炼厂以及神华鄂尔多斯检修恢复,月底市场供应量回升;山东齐成石化、东明石化装置复工,但垦利石化、金诚石化全厂检修;华东福海创检修完成,叠加浙江地区部分炼厂装置调整,外放量整体增加。
需求方面,民用气方面,CP公布较8月持平,进口气成本变化不大,但由于终端消耗仍处淡季,市场产销氛围一般;醚后C4方面,9月油品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制约烷基化油市场弱势下跌,进一步牵制醚后C4需求。综合来看,因市场产销整体偏淡,中旬炼厂库存略有回升,下旬因上游排库支撑导致库存率收低。
到港量平稳但需求偏淡主港库容率环比升高
进口气库容率方面,截至9月25日统计数据显示,本月末国内主港平均库容率为52.36%,较上月末均值升高1.69个百分点。
截至9月28日监测数据显示,本月国内主港码头VLGC到港量(含预计到港量)约300.71万吨,预计较8月实际到港量变化不大,预估减少1.42万吨。华南合计到港量75.81万吨,华东136.1万吨,山东68.7万吨,华北6.9万吨,东北13.2万吨。进口到港量水平保持平稳,供应端压力可控。
需求方面,9月份,国内PDH装置开工负荷率先下降后回升,化工刚需整体有一定减弱,截至9月25日数据显示,PDH装置周度开工负荷率为72.03%,较上月末当周下降0.55个百分点,月内低点出现在中上旬,开工负荷率为68.87%,对丙烷需求有所转弱。另外,9月部分地区气温回落,丙烷市场步入传统燃烧旺季。然而,受“瓶改管、气改电”等政策持续影响,终端燃烧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在此背景下,主港到港量虽与上月基本持平,但因需求表现平淡,港口库存率出现回升。
库存阶段性压力显现价格走势偏下行
库存水平是市场供需、心态、原油及外盘等多方因素相互博弈的结果,而库存压力的高低会进一步对液化气价格走向形成影响。
从价格走势来看,9月国内液化气市场呈现分化格局,民用气与醚后C4走势各异。民用气方面,月初在外盘强势和炼厂低库存支撑下价格有所上涨,但中下旬因到港资源增加、终端需求疲软以及节前排库压力,价格由涨转跌,尽管进口成本高企形成托底,全月涨幅依然有限。而醚后C4市场则表现更为疲弱,持续受到深加工需求不振的拖累,虽然中旬原油走强带来短暂支撑,但因下游开工预期下降抑制采购,月末上游库存升高压力下,价格跌势加速。总体来看,民用气在进口成本和季节性刚需支撑下韧性较强,而醚后C4对油品产业链敏感度高,在需求疲软和原油波动中更易走弱。
由此可见,库存变动与价格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影响,通过回顾库存数据变动规律,并结合未来驱动因素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合理预测未来库存数据变动趋势,进而辅助预判未来液化气价格走势。
后市预测:预计10月国内液化气市场将呈现弱势震荡走势,炼厂及港口库存消耗偏被动。民用气方面,随着天气转凉,燃烧需求预计回升,但进口气成本下降形成拖累,同时,国内供应较充裕,民用气价格走势偏弱。醚后C4因检修装置复产导致供应增加,而下游受行业亏损和油品需求转淡拖累,采购意愿不足,叠加原油预期偏空,价格重心可能继续下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