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指什么?个人缴费指数怎么计算

芝麻大魔王
广告 X
OK欧意app

主流交易所一应俱全,立即下载进入加密世界

立即下载认证享受新用户福利

山东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指什么呢?根据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城镇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575元,比上年增长8.1%。分行业门类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业工资水平较高。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为122478元,位居之一。金融业平均工资为122478元,位居第二。

一、在山东缴纳15年养老保险可以拿多少退休金,大概多久到3000?

优质答案1:

大家非常关注,我们缴纳15年养老保险能领多少养老金?对于大家来说,多数人都知道养老保险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仅缴费15年,而且很多人是更低缴费基数,养老金待遇肯定不高。

不过好处在于,养老金是年年增加的。退休后每月能够领取3000元的养老金,就能够满足生活了。退休多少年能把养老金增加到3000呢?以山东省的情况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退休后我们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叫做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在当地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退休人员,会有过渡性养老金发放。不过现在多数人是没有这部分待遇的。

①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简单点说,如果按照60%基数缴费,15年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大多数人自己缴纳社保都是按照这个基数缴费15年就够了。

山东省2019年公布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是5449元,但是由于2019年之前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较高。现在正处于过渡期,我们假设是6000元计算。这种情况下,当社平工资是6000元左右的时候,每月可以领取720元的基础养老金。

由于前些年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较低,我们的个人缴费基数也较低,缴纳的钱数也少,因此退休待遇跟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挂钩的话,对于我们早缴费是非常划算的。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储存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一般来讲,很多人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并不高,一般也就只有3~5万元。假设5万元的话,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每月差不多能够领取36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两部分,养老金合计是每月1080元。

基本养老金之外的补贴

实际上,除了基本养老金之外,退休人员或多或少的还有一部分退休补贴。说青岛市市区退休人员有开发城市补贴、水价补贴、物价补贴、电费补贴、房屋补贴等等。这些补贴实际上是因地方不同而不同的,如开放城市补贴,青岛市区以外的地区就没有。

山东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指什么?个人缴费指数怎么计算

0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看下表)



03.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5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

那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6679/195=136.82元

因为社保缴费基数,每年根据社平工资来计算,每年不一样,以个人账户实际金额为准。并且个人账户的金额还可以计算利息,在8%左右,所以数额会比这个高。同样的,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余额越多,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余额也就越多。

3、过渡性养老金为1997年各地建立个人账户以前,视同缴费的部分。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实行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

楼主缴纳养老保险十五年,应该不包括建立个人账户以前的过渡性养老金。那缴纳养老保险15年,按照更低基数缴费,退休金=653.85 136.82=790.67。实际应该比这个高,差不多在800元以上。



二、大概多久能达到3000呢?

养老金每年增长,我国自2005年起,每年的养老金涨幅连续11年超过10%,自2016年以后,逐渐下降到6.5%、5.5%、5%和5%。

山东省养老金增长机制,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的方式。

定额调整:退休、退职人员每月增加50元。

挂钩调整:1、企业退休人员:15年以下的部分,每满一年月增加1、5元;16至25年部分,月增加2元;26年至35年,月增加2、5元;36年至45年,增加3元,46年以上的增加3、5元,含视同缴费年限,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

2、按2018年12月本人基本养老金的1、7%确定月增加额。

倾斜调整:70-75周岁、70-80周岁,年满8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15元、30元和60元养老金。 其中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达到70周岁、75周岁和80周岁的企业退休人员(不含企业一次性补缴参保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290元、190元和360元,企业一次性补缴参保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70元、60元和120元。

按照以上的增长机制,15年养老金为800元,那下一年增长86.1元。20年的话,差不多增长近2000元。以及对于70-75岁的倾斜调整,差不多75岁左右可以达到3000。



综上所述,养老金多缴多得,所以退休时养老金要拿的高,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缴纳,早缴纳。

欢迎关注@职聊社保,为您详细解析社保政策,劳动法律法规。

二、2021年山东职工缴费指数单位交多少?

根据省统计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经测算,2020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74906元。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山东省2021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月缴费基数的上限为18726元,下限为3746元。

济南社保缴费基数

1月1日起,济南企业为职工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时,缴费基数下限暂按3457元执行,缴费基数上限暂按19012元执行;灵活就业人员申报缴纳养老保险时,缴费基数下限暂按3457元执行,缴费基数上限暂按19012元执行。

三、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平工资有什么区别?

优质答案1:

年度全省全口径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平工资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些指标都是用于统计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专业术语,在外延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在内涵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主要差别体现在统计口径和计算 *** 上。

在我国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统计上,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办法。过去我们所说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主要还是指采用半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所谓半口径主要是指城镇非私营单位来作为统计对象。统计工资时采取了很多 *** ,包括抽样调查、国家以前统计的基础资料分析对比,年底各单位上报的单位工资总额和职工工资表等。所谓城镇的非私营单位职工,主要是指各类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由于这些单位的性质都是属于非私营的,工资管理比较严格,有常态化的工资调整机制和晋升机制,工资基础资料比较完整,工资数据真实可信,统计报表比较规范,所以多年来我们所指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主要就是指的城镇非私营单位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随着我国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民营经济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但是民营企业职工的工资并没有纳入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统计范畴,这主要是民营企业的工资大多实行保密性工资,而且工资的随意性比较大,没有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调整机制,工资的基本资料不完整,上报的工资统计报表缺乏规范性,工资数字准确性不高等,所以整个统计数据可信度不高,所以很多地方对于私营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只能作为基本参考数据,并没有作为相关部门决策的依据。

2019年4月,由于当时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出现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国家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下调了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下调了个人缴费的基数等。由于过去社保的缴费基数都是按照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基本的参数,根据这个参数来确定缴费指数的上下限。所以在统计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时,根据国办发(2019)13号文件精神,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合理降低部分参保人员和企业的社保缴费基数。

根据13号文件精神,在新统计的城镇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时,不但包含了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同时也包含了城镇私营单位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加权以后综合计算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就是全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由于城镇非私营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要高于城镇私营单位的工资水平,所以各地从2019年5月开始,缴费基数就是按照全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上下限,从而降低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的基数。但全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目前只运用到社保的缴费基数,在办理退休时,各地还是采用的半口径统计的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确保职工退休后的待遇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全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包含了城镇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属于全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只包含了城镇非私营单位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属于半口径统计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前者作为确定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后者作为职工办理退休时用于计算基础养老金。

优质答案2: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有什么区别?全省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和所谓的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从2019年社保税改,包括这个社保基数调整制度改革以来,那么所有的所谓的社会平均工资都按着全口径的方式来计算,也就是说纳入了私营企业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计算标准。

这样一来的话,实际上全口径的城镇就业人员和社会平均工资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当然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平均工资也指的就是,就业人员全口径的社会平均工资这个条件是具有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因为我们在确定社保缴费基数的过程中,包括在计算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过程中,那么都需要使用这样的一个条件,所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

整体上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基本上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是拉低了缴费标准,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也就说明我们在社保缴费基数这一块是有所降低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并没有影响到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因为养老金采用了过渡性的方式来给予计算,所以说我们养老金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主要是我们在交费的过程中确实是有所降低,如果说按照下线缴费的话,那么是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四、2020年山东省退休人员计算基数?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山东省社会保险事业中心:

根据有关规定,山东省2020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待遇计发基数按照下列标准执行: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除菏泽之外的15市企业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为6573元。

二、省直管企业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为6893元。

三、2020年度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救济费计发基数为6787元。

2020年9月14日

五、养老金的实际缴费和视同缴费一样吗?

优质答案1:

决定养老金多少的是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缴费年限越长,缴费档次越高,养老金越高;反之,养老金越低。

缴费年限,等于实际缴费年限加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和视同缴费,是年限的定语,不能单独使用。

根据社保政策规定,参保的人并具备相关条件,才能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没有人只有视同缴费年限。

优质答案2:

不一样,视同缴费的养老金比实际缴费的养老金更高。

视同缴费是指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工作年限,或者是国家承认的工龄或连续工龄,比如参军的兵龄、知青上山下乡的时间等等。就题主所说的机关事业人员而言,机关事业单位是从2014年10月以后才开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所以在2014年10月之前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工作年限,或是连续工龄要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

凡是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就属于退休“中人",在办理退休时,每个“中人"都可以领取到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养老金待遇。其中过渡性养老金是以视同缴费年限为基础的,你每增加一年视同缴费年限,就可以增加一个额度的过渡性养老。

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金计算公式为: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x建立个人账户前的视同缴费年限x140%。这个140%是计算“中人"视同缴费年限的视同缴费指数。

缴费指数是参加养老保险人员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又称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由参保人每年的缴费基数除于当地上年度的职工平均工资,得出缴费当年的缴费工资。社保缴费基数是指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

企业退休“中人"的视同缴费指数,一般由省级人民 *** 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都是按照140%的缴费指数来确定视同缴费指数的。由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视同缴费指数还要参照本人退休前的职务、职级和技术职称等因素,所以他们的视同缴费指数比企业的还要高,平均可以达到150%左右。

对于实际缴费年限,养老金待遇的计算都是按照职工从60%~300%的实际缴费基数来计算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的。比如缴费基数60%,缴费基数为0.6; 缴费基数为100%,缴费指数为1.0;缴费基数为300%,缴费指数为3.0,最后根据本人历年的缴费指数计算出平均缴费指数,再用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基础养老金。一般都在100%左右,不可能达到140%~150%这么高的。

综上所述,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指数也越高,退休时计算的养老金也越多。由于视同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都在140%~150%左右,比实际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要高40%~50%左右,所以,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还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视同缴费计算出来的养老金都要比实际缴费更高,视同缴费年限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待遇越高。所以,视同缴费年限比实际缴费年限要划算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