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国内“十一”假期,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被金属板块“霸榜”。从黄金突破4000美元每盎司,到铜供应紧张,再到有色金属的全线飙升,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由宏观、产业与地缘多重力量共振驱动的“金属狂欢潮”。“节后国内市场开盘或能延续涨势,”交易人士分析称,但也需关注节后国内地产、家电等传统需求的边际变化;以及美联储等宏观政策的后续走向。 2、随着国际金价走高,10月8日,国内多个金饰品牌克价再创新高,多家站上1160元/克。老庙黄金金饰价格达到1176元/克,周生生足金饰品标价达到1165元/克;周大福为1162元/克;老凤祥为1160元/克。瑞银表示,2025年央行对黄金的需求预测仍维持在900-950吨;黄金在表现如此强劲之后,近期价格可能会回调,目前预计未来几个月黄金价格将涨至每盎司4200美元。 3、近期,国际金价屡创新高,境内金价亦同步走强,贵金属市场整体呈现上行格局。在金价驱动下,境内黄金ETF
规模迅速扩张,多个产品突破百亿元大关。机构分析指出,美联储降息预期与美元信用裂痕持续扩张,共同推动黄金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4、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最新数据显示,9月末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官方黄金储备已连续11个月增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5、据伦敦金属交易所最新全球库存数据,10月7日,锡库存2505吨,增加40吨;镍库存232632吨,创逾4年零3个月新高,增加1002吨;铅库存236075吨,减少625吨;铝库存506400吨,增加1075吨;铜库存139200吨,创逾2个月新低,减少225吨;锌库存38250吨,增加50吨;铝合金库存1500吨,持稳于逾4年零7个月低位;钴库存129吨,持稳于逾5个月低位。 6、国际铜研究组织表示,全球精炼铜供需平衡预测显示,2025年约有17.8万吨的过剩,2026年则有15万吨的短缺;预计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将增长1.4%,预计2026年将增长2.3%;预计2025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将增长约3.4%,2026年将增长0.9%。高盛发布研报称,基于资源限制及关键行业的结构性需求增长,将2026年的铜价预测由每吨10000美元上调至10500美元,维持对2027年每吨10750美元的预测,并料2025年余下时间铜价维持于10000美元水平。 7、SPDR黄金信托报告称,截至10月8日,其持仓量增加0.14%,即1.43吨,至1014.58吨。 8、汇丰银行:将2025/26年平均白银价格预测上调至每盎司38.56美元和44.50美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