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丝绸文化瑰宝:专题博物馆之旅

芝麻大魔王
广告 X
OK欧意app

主流交易所一应俱全,立即下载进入加密世界

立即下载认证享受新用户福利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它通过各个展区和一件件藏品,见证历史、以史为鉴并启迪后人。近年来,专题博物馆因其独特的魅力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潮流。这些博物馆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文明成果,同时也展现了党领导下人民团结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就和荣光。
中国丝绸博物馆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玉皇山路,周围喧闹逐渐沉静,大约1公里后,便可见到丛林掩映中的中国丝绸博物馆。自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该博物馆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集收藏、研究、传承、展示于一体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其内部分为丝路馆、非遗馆、修复展示馆、时装馆等多个建筑,各具特色,移步换景。
丝绸,这一源于中国的独特文化符号,不仅为中华文明谱写了灿烂篇章,也成为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动人象征。一段7厘米长的丝线,揭示了数千年的丝绸历史。这团丝线,是在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经考古工作者鉴定,距今4400—4200年的长江流域已有养蚕、缫丝、织绸技术,证明长江流域是最早使用丝绸的地方。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以其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的发明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丝国”。近代以来的考古发掘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居民已经完成了从驯化野蚕到缫丝织绸的历史进程,建立了原始的蚕桑丝绸业。
回顾丝绸传播发展的重要阶段,都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展厅内展出的西汉提花机模型,便是丝绸技术变革的物证。这件模型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地点、完整的汉代织机模型,填补了世界纺织史空白,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丝绸之路的开辟,无疑对丝绸发展有着历史性的意义。展厅内的红地翼马纹锦便是一件明证。这种马的造型是典型的萨珊波斯风格,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丝绸在生产和艺术上都呈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风格。
丝绸的历史还在继续。江西德安周氏墓出土的一件素罗单衣,成为宋代丝绸变革的见证。这件服装以素罗织物制成,引人注目的是,前门襟中部缀了一粒纽扣,这也是目前发现我国最早的纽扣实物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丝绸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丝绸成为国家重要外贸创汇产品,几乎主导了全世界丝绸产业链的前端。中国丝绸也被更多地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展望未来,中国丝绸博物馆将创新打造“丝绸博物馆 蚕桑丝织非遗馆”的双馆模式,以“丝绸之路周”“国丝汉服节”“国丝环球展柜”“陌桑中国”等特色品牌,努力讲好中国丝绸和丝绸之路故事,不断擦亮丝绸文化金名片。

探寻丝绸文化瑰宝:专题博物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