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校一名男生因遭受网络谣言中伤,导致心理压力过大,被迫停学,这起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校园网络暴力的关注,在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谣言的杀伤力不容小觑,如何防范和治理校园网络暴力已成为教育部门和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悉,事件的起因是一名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则关于该男生的谣言,称其涉嫌违反校规校纪,尽管后来证实该谣言纯属虚构,但已经在校园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同学对谣言信以为真,对该男生议论纷纷,甚至有人当面嘲讽、侮辱,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该男生不堪其扰,最终选择停学以避开舆论漩涡。
这起事件暴露出校园网络暴力的严重性,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型欺凌方式,具有隐蔽性更强、伤害程度更深的特点,在此次事件中,谣言的传播不仅对该男生造成了心理创伤,还让其家人倍感痛苦,面对这样的困境,学校、家庭和社会有必要联合起来,共同为受害者声张正义,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络暴力的教育引导,学校是培养学生品德和修养的摇篮,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认识到网络暴力的严重后果,学校还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家庭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引导,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化解心理问题,教育孩子正确面对网络暴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社会各界也要共同关注校园网络暴力问题,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媒体和社会组织都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治理校园网络暴力,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严惩;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传播正能量,倡导文明网络行为;社会组织要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暴力防治公益活动,提高师生的法治意识。
治理校园网络暴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建文明、和谐的校园,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