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现货价格受供需关系、生产成本、政策调控等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 供应方面:尿素生产企业的开工率直接影响供应,如春季企业“体检季”或夏季高温可能导致部分装置检修,使产量减少,推动价格上涨。新增产能投放情况也很关键,2025年尿素行业新增产能约200万吨,但环保审批趋严,实际投产率不足50%,若后续新产能顺利投产,供应增加会对价格形成压力。此外,上游尿素企业库存与价格呈负相关,库存增加表明产量大于销量,价格面临下跌风险。
• 需求方面:农业需求是尿素的主要需求来源,春耕、秋播等季节,玉米、水稻等作物追肥对尿素需求量大,会带动价格上涨,下半年农业需求相对淡季,对价格支撑减弱。工业需求方面,如复合肥生产、三聚氰胺制造等,其开工率和生产计划影响尿素需求,2025年上半年工业需求对尿素增量贡献有限,预计下半年也难有明显增量。
• 生产成本:天然气和煤炭是尿素生产的主要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尿素成本。若天然气或煤炭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增加,会提高尿素出厂价格。此外,生产过程中的水电费、运输费等成本变动也会对尿素价格产生影响。
• 政策因素:政府为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农民利益,可能在春耕期间要求企业增加生产、稳定价格。环保政策也会影响尿素市场,一些环保不达标、高耗能的尿素生产企业可能会被限制生产或关停,导致供应减少,价格上升。
• 国际市场:国际尿素市场价格上涨时,我国尿素出口量可能增加,国内市场供应量减少,推动国内现货价格上升;反之,国际价格下跌,进口量可能增加,国内价格下降。例如印度招标价格会影响我国尿素出口形势,进而影响国内价格。
• 市场投机与预期:期货市场行情和投机情绪会影响现货价格,如尿素期货行情大涨会带动现货市场情绪升温,业内对出口形势转好预期增强时,会推动现货价格上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