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2025年8月13日
导语
近些年在中国“炼油-化工-聚酯”全产业链发展的生产模式下,进口货源与国内货源的竞争局面升级,然伴随着中国PTA进入二轮产能扩张期,中国PX进口数据于2024年正式止跌微增。2025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总量为450.03万吨,较2024年下半年下跌9.64%,较2024年上半年上涨2.38%。中国PX自给能力表现趋于平稳,与此同时韩国、日本、文莱、中国台湾及越南依旧是中国PX进口的贸易伙伴。
在中国PTA企业逐渐实现原料配套发展背景下,PX市场供需缺口已显著收窄,同时国内PX的进口量快速下降趋势,于2023年进口量降至千万吨水平以下,且随着前期中国PX新增产能的稳定投产和现有产能运行负荷的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内PX产量实现了明显增长,中国PX进口依存度下降至20%以下。然2025年因中国PX进入投放周期尾声,反观PTA多套新增产能陆续投放,上半年中国PX进口量为450.03万吨,占国内总供应量的20.12%,中国PX自給能力时隔九年首次出现回落。
上半年进口量升价降贸易格局延续稳定
从月度进口量轨迹来看,2025年中国对二甲苯月度进口量走势波动较大。上半年进口量最低和最高分别出现在2月和3月,3月对二甲苯进口量增至84.66万吨,较上月上升高达16.11万吨,因下游PTA新增兑现带动市场缺口扩大以及部分延迟到港量修复,故中国PX进口份额达到年内高位;然2月在国内PX开工负荷处于相对高位、而PTA计划外减停产事件频繁出现,以及部分日韩等国MX及PX运往美国影响下,中国PX进口量回落至68.55万吨。
从月度进口均价来看,上半年呈现“过山车”式宽幅波动行情,基本面表现尚可。1-3月成本面与供需面交替主导,PX价格呈现百美金范围内小幅波动态势;4月份特朗普的贸易关税政策,让全球经济和石油需求蒙上阴影,油价承压宽幅下跌,创近四年来低点,进而传导至PX市场,同期跌幅超过18%。5-6月,随着中美贸易协议达成超预期利好,推动了国际油价的连续攀升,同时供需基本面因亚洲PX集中检修、PTA新增兑现、聚酯需求回暖等多重利好支撑,PX价格止跌反弹,PX CFR中国价格一度触及904美元/吨,达8个月以来新高。
从进口结构上看,中国进口贸易伙伴集中分布在亚洲区域,前五位为韩国、日本、文莱、中国台湾及越南。韩国、日本、中途台湾为老牌主要产销输出地,占比分别达到43%、18%、12%,该地区PX企业凭借其产能基数优势及地理位置便利优先抢占市场。上半年日韩PX装置检修预期集中兑现,截止6月份,韩国PX月均开工负荷下降至69.39%、日本下降至40.00%,进而导致进口量环比出现下降;文莱及越南则因国内PX市场缺口存在,地域优势填补市场份额而位列于前五,其中文莱因恒逸装置高负荷稳定生产,提升了其对中国的出口水平,增幅较大,反而越南装置则运行状态尤为不稳定,进而份额出现收窄。
下半年供需宽平衡预期进口水平稳步攀升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下半年PX或将处于紧平衡局面。2025年7月,部分装置检修推迟兑现,亚洲供应仍处于低位,海伦石化320万吨PTA新增产能兑现,进口量预期在85万吨附近,国内强去库局面延续;2025年8月亚洲损失产量逐步恢复,国内产量攀升至330万吨附近,进口量预计在83万吨,因整体供应能力相应增强,但需求量宽幅波动,从而导致供需格局趋于均衡。9月-10月,国内存在部分装置检修预期、进口量变化不大,国内消费量因独山能源270万吨PTA新产能投放预期、以及金九银十旺季而出现提升,供需格局再度转为供小于求。11-12月,整体国内PX及PTA装置进入相对平稳阶段,而需求逐步进入传统淡季,出现自下而上负反馈,PX大概率维持紧平衡基调。
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口格局基本仍与前期相似,因7月份国内PX整体开工负荷处于相对低位;且美国调油需求不及预期,日韩等地仅有少量PX转向出口美国(7月份1-30日韩国运往美国PX量为0.98万吨),预估下半年PX月均进口能力大概率回升至80万-85万吨范围内运行。此外,亚洲其他地区PX装置损失产量已基本恢复,目前已公布的检修计划国内分别是福佳140万吨装置、上海石化65万吨装置、金陵石化60万吨装置及中化泉州80万吨装置;其他国家分别是台塑化学72万吨装置、韩国韩华120万吨装置、日本ENEOS50万吨装置、泰国PTT77万吨装置、泰国石油53万吨装置及新加坡美孚53万吨装置,然检修时间相对分散,而PTA方面虽现阶段加工空间低位,部分装置运行稳定性担忧存疑,然新装置陆续释放带动原料需求增长点。综上所述,下半年总进口量或将稳步提升,进口均价重心趋弱而震荡整理为主,进口贸易方伙伴、收发地及贸易方式的格局较为平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