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构建的话语体系往往是对自己洗白,对别人洗脑,欺骗了很多中国文科学者。
比如那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中国的舆论场我们经常看到,表面是说要保护人民的财产,其实掩盖了好五个动机。
掩盖动机一:
所谓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本质是西方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己掠夺而来的财产,而且不敢坦荡承认自己曾经瓜分了国王的财产,不敢坦荡承认自己曾经对外血腥地殖民掠夺。
也就是对自己洗白,对外洗脑。
我们应该从事实出发。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句话出自《人权宣言》,而《人权宣言》产生的背景是“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在“法国大革命”干了什么?对内是瓜分了国王的土地和财产,资产阶级对外还进行野蛮地殖民掠夺,压迫工人,贩卖黑奴,屠杀印第安人,镇压殖民地的反抗英雄,那时候他们怎么不说“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他们掠夺了财富,占据了优势,他们才老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资产阶级曾经瓜分国王的财产,他们当然也害怕将来无产阶级瓜分他们的财产,所以他们老强调这舆论,就是为了防无产阶级的。
掩盖动机二: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舆论越大,不断占据人们的心智,那么“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共识就越会被削弱。
像厉以宁曾公开说:“在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
国内那帮动不动说“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何曾见他们说“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他们不喜欢集体经济和公有制,而是喜欢私有制和自由主义经济,这舆论让大众潜意识认可他们,有流量扶持还起到绑架民意作用。
掩盖动机三:
想通过宣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来给地主翻案,既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那过去地主拥有的土地和财产就应该神圣不可侵犯,如果这个是对的,那么“打土豪分田地”还合法合情合理吗?进而想否定土地革命,再想通过否定土地革命来否定先辈创业的合法性。
我们所尊重他人的财产,一般来说看两方面:一看对方赚钱时是否带有原罪,二看对方这一阶级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步。
像地主阶级(皇帝家族是最大的地主)他们兼并土地,压迫农民,财富在积累过程带有原罪的。当然有个别好的地主,甚至有背叛自己阶级的地主,但不会出现背叛自己利益的阶级,地主这整个阶级到了清末,成为最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不符合当时的历史进程,这落后的生产关系导致当时社会混乱没有凝聚力,人民如一盘散沙,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当时面对内忧外患,面对工业国的降维打击,与其让地主阶级勾结外族让利中华民族利益和压迫自己人,不如进行土地革命把土地分给自己民族的广大人民,起到团结的作用,这才有力量赶走帝国主义,让民族解放和站起来。
他们想占据舆论阵地,通过这些言论解构历史,想翻案,想维护和获取更多利益。
掩盖动机四:
公知们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不是说“合法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给那些通过不择手段牟利的先富们代言。
很多先富是带有原罪的,对他们审查,就舆论造势说:这样会破坏营商环境,会减弱精英们的信心,又想着“打土豪”了,我们要学习西方的文明文化——“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对那些先富不择手段赚钱丝毫不提。
如著名教授周天勇,向国家提意见:“在大中专学生的课程中,取消这个论,那个论性质的课程。其对他们就业和创业毫无用处,是当大领导用的知识。如果学的太多,他们失业了,拿着资本论去农民工的工棚,宣传受剥削压迫理论,将是极大的社会动乱的不稳定因素。 ”
掩盖动机五:
他们说的先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说先富积累的“私有财产”得到过国家的优惠政策支持、国家基建的便利、环境的一定牺牲、员工的任劳任怨,只强调先富们勤劳致富和能力致富,这非常不妥,用片面掩盖了本质。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认可度越高,又掩盖前提条件,那么就意味着先富们自己的财富怎么用都行。有了这理论基础,可以帮先富们推脱先富带后富的历史责任,对穷人最不利。
所以我们不要单看西方那些抽象的概念,要看他们造势的舆论是为了掩盖什么动机,看他们那个阶级说的话与做的事有什么关联,从事实出发,用阶级视角去看,透过现象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