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上市公司有哪些?目前已上市的主要有三家,分别是中国铝业、云铝股份和洛阳钼业。其中,中国铝业是国内更大的铝生产企业,拥有全球更大的氧化铝产能,其次是云铝股份,产能位居第三。从市值来看,云铝股份市值更高,达到1.4万亿元,而洛阳钼业市值仅为0.8万亿元。此外,氧化铝铝、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市值均不足千亿元。
中国央企共有多少家?
央企现有118家,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属于国资委管理。另外国有银行也属于广义上的央企。118家央企名单:
参考资料:
>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06月29日,注册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1号,法定代表人为余剑锋。经营范围包括核燃料、核材料、铀产品以及相关核技术的生产、专营。
核军用产品、核电、同位素、核仪器设备的生产、销售;核设施建设、经营;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铀矿勘查、开采、冶炼;
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在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成立于1999年7月1日。
其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历史沿革。
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三江”)由原航天科工四院和原航天科工九院于2011 年12月合并重组而成,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固体运载火箭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特种越野车及底盘研发生产主要单位。
4、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06日,注册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5号院19号楼,法定代表人为谭瑞松。经营范围包括经营国务院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军用航空器及发动机、制导武器、军用燃气轮机。
武器装备配套系统与产品的研究、设计、研制、试验、生产、销售、维修、保障及服务等业务;金融、租赁、通用航空服务、交通运输、医疗、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承包与施工、房地产开发等产业的投资与管理;民用航空器及发动机、机载设备与系统、燃气轮机、汽车和摩托车及发动机(含零部件)
5、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按照党中央决策、经国务院批准,于2019年10月14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13家,资产总额8400亿元,员工347万人,拥有中国更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
我国的央企有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等。
1、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
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
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航天强国建设和国防武器装备建设的主力军,中国工业信息化发展的领军企业。
4、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之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
5、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集团,是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
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有多大?
在最新的福布斯排行榜中,统计了李嘉诚个人的资产,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就是长河集团,长江地产以及长江基建等,五家公司的股份及数据,已经达到了300多亿美元。
但是如果真正研究过李嘉诚的人就会发现,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已经扩散涉及到房地产,能源,零售等各个领域。此外,李嘉诚还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60多家科技公司,其中包括拥有其4.5%股份的facebook。一些媒体估计,李嘉诚拥有超过8500亿资产,由此我们就可以推断,福布斯排行榜公布出来的李嘉诚的财产,自是他总财产的四分之一还不到而已。其真正的资产已经被李嘉诚隐藏了起来。
所以,李嘉诚号称香港“李半城”,不是空有虚名的。——海旺商务顾问,15年投资,财经,金融,商务咨询管理经验。欣赏:关注 点赞 转发。祝大家财源滚滚!阖家安康!万事如意!谢谢!
知名财经评论员彭琳表示,有一句跟他名字谐音有关的俗语——“香港,是李家的城”。尤其是住在长实旗下住宅的居民,除了每个月将一半收入贡献给房贷外,家中安装的 *** *** 是李家和记黄埔的,看电视和听电台是他儿子李泽楷电信盈科的,在日常消费的楼下商场,买菜要走进百佳超市,生活用品要去屈臣氏……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消费,全部流进了李家的钱包。
以超市为例,全球许多国际品牌如家乐福、沃尔玛,唯独放弃香港,原因无他,香港市场早已被两家巨头——李嘉诚的百佳和香港置地旗下惠康超市所垄断。据研究机构Euromonitor的资料,截至2012年,百佳和惠康共占本港超市73%市场份额,其中百佳市占率33.1%。
不过,李嘉诚淡出地产业姿态明显,未来也可能进一步减持港灯等公共事业和零售巨头屈臣氏,香港或许真的渐渐不再是“李家的城”了。
买下整个英国
媒体盘点称李氏商业帝国在英国的总资产就高达3900亿港元,包括3个港口、3家连锁店、1家移动运营商、1家铁路集 团、1家区域电网公司、2家区域煤气公司、1家水务公司。
自1986年,李嘉诚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后,李氏商业帝国的海外投资之旅就再也没有停止——1996年将Orange电讯公司在英国上市;2010年长江基建以9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电网公司,当年2月又将奥地利第三大移动通信公司收入囊中;以1550亿港元收购英国电网、水务、燃气资产,13亿欧元收购奥地利3G通讯业务,7.18亿港元收购加拿大电厂资产,97亿港元购入荷兰能源公司……至今,李氏商业帝国的海外版图已遍及欧洲、开曼群岛、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其在英国的投资,被形容为“买下了整个英国”。
投资遍布各大领域
近年来李氏商业帝国加速了海外投资步伐,2013年至今,这一节奏明显加快。投资遍布电信、基础设施服务、港口、商业零售、地产等领域。
2013年1~6月份,李嘉诚相继收购了新西兰EnviroWaste废物管理公司、亚洲货柜码头全部股份、荷兰AVR-AfvalverwerkingB.V。废物转化能源公司、爱尔兰O2业务。公开资料统计显示,仅2013年上半年,和记黄埔110亿港元的资本开支中,有76亿港元投到欧洲地区,占比高达69%,香港与内地则仅占14.3亿港元。
2015年8月,《华尔街日报》的消息显示,长江和记实业公司(CKHutchisonHoldingsLtd。)将把旗下3Italia业务与俄罗斯电信公司VimpelCom旗下业务WindGroup进行合并。
今年早些时候的3月下旬,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与李嘉诚旗下公司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达成最终协议,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将斥资约102.5亿英镑(约合956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O2。该项交易也将成为迄今为止李嘉诚更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案。公开资料显示,O2是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目前拥有约2200万名用户。
O2创立于2002年,西班牙电讯2006年收购该公司时斥资180亿英镑,而9年后,李超人以便宜近80亿英镑的价格买入。由此可见,李嘉诚及接班人李泽钜的商业谋虑。
由于多个欧洲项目均以较低价格买入,李氏商业帝国的海外投资也被冠以“抄底”。
目前,李氏商业帝国在英国的总资产高达3900亿港元,包括3个港口、3家连锁店、1家移动运营商、1家铁路集团、1家区域电网公司、2家区域煤气公司、1家水务公司。其中,在伦敦市区还有一个3500套住宅的楼盘开发项目。
在爱尔兰、奥地利、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均有电信业务的投资收购;在荷兰,则有连锁店业务。
而经过旗下公司重组,有长实地产、长江基建等多家公司的注册地腾挪到了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等地。
在抄底欧洲、收缩中国香港和内地的同时,李嘉诚并没有放弃亚洲。2013年12月底,李嘉诚部分所有的新加坡亚腾资产管理公司(ARAAssetManagement)一份监管文件中披露,将收购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韩国地产公司,该公司通过两家私有房地产信托管理着5884亿韩元的物业。此外,亚腾还将收购麦格理旗下一家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10.02%的股份,但亚腾并未透露交易价格。当时,亚腾首席执行官林惠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收购的目的是“充分利用韩国房地产领域巨大的投资机会”。
商业嗅觉远触马来西亚
2011年,李氏父子把产业投资焦点转向马来西亚购物中心领域。当年斥资2.45亿马币,从德国产业金法兰克福资产管理公司和马来西亚当地发展商Puncakdana集团手中,收购了位于雪州阿拉白沙罗(AraDamansara)的TheCittaStripMall购物广场。同年5月以4.5亿马币成功竞标3家购物广场。近年又先后收购梳邦再也高峰广场(TheSummitUSJ),以总价7.1亿马币收购马六甲AeonBandaraya广场和之一满家乐(1Mont Kiara)。
梳理李氏父子的海外投资路线图,不难发现,在商言商及资本利益更大化,永远是商业的本质。这些低价或抄底的投资行为,也不断印证着从商60余年、投资从未失手的超人特质
香港,是李家的城
财经评论员表示,有一句跟他名谐音有关的俗语——“香港,是李家的城”。尤其是住在长实旗下住宅的居民,除了每个月将一半收入贡献给房贷外,家中安装的 *** *** 是李家和记黄埔的,看电视和听电台是他儿子李泽楷电信盈科的,在日常消费的楼下商场,买菜要走进百佳超市,生活用品要去屈臣氏……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消费,全部流进了李家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