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293股票行情,其中包括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康威视、伊利股份、恒瑞医药、招商银行、万科a、上汽集团、中国建筑等。不过,这些白马股的走势并不一致,有的上涨幅度惊人,有的下跌幅度也不小。
一:300293股票行情
有16只智能机器概念股实现上涨,智云股份(300097,股吧)(9.61%)、蓝英装备(300293,股吧)(9.15%)、金自天正(600560,股吧)(5.59%)、沈阳机床(000410,股吧)(3.07%)、天奇股份(002009,股吧)(3.05%)涨幅超3%。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机器概念股8月份以来已现崛起之势,统计显示,8月份以来截至昨日,有13只智能机器概念股跑赢同期大盘,其中,科远股份(002380,股吧)(26.65%)、智云股份(21.71%)、金自天正(19.48%)、汇川技术(300124,股吧)(16.94%)、山河智能(002097,股吧)(10.50%)、蓝英装备(10.19%)等区间累计涨幅超10%。
二:300293股票价格
如今的创业板,和“创业”两字,已经慢慢脱离关系了。
那些真正创业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类的,几乎清一色的在科创板了。
所谓科创板,就是科技创新板块,比起传统的创业板,更加强调“科技”二字。
所以,如果你想要寻找优质的科技类股票,可以把目光移向科创板。
现如今,那些拥有科技成分的企业,几乎齐刷刷地瞄准了科创板市场,因为这里的上市门槛和条件会更低一些,可以让一些企业更早的实现上市。
这是不是代表创业板的含金量不高了呢?
肯定不是,因为创业板的上市门槛,其实是更高的。
只不过这种门槛本身,和科技门槛却没有必然关联。
相反,某些还在亏钱的企业,却可以凭借科技创新的优势,在审批制度之下,提前进入科创板。
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这也导致了很多优秀的科技类企业,优先进入了科创板的上市通道中。
当然,这并不代表创业板就没有含金量了。
在过去的5-10年内,创业板还是涌现出了一批优质的高新技术企业。
排名榜首的,是曾经市值破万亿的宁德时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龙头老大,妥妥的科技类公司。
其次是迈瑞医疗,国内医疗器械的龙头老大,也是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
排名第三的是东方财富,很多人都不认可它是一家科技企业,但他硬是利用互联网科技,做出了新的券商模式,是互联网红利下的科技企业。
排名第四的是汇川技术,或许这样的名字,才会被股民认定为是科技企业,自动化工业的龙头之一。
之后是阳光电源,新能源中太阳能领域的霸主之一。
智飞生物,生物科技领域的龙头之一。
这些都是市值上千亿的科技类创业板上市公司。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很多股民有一个认知误区,认为科技类股票,就一定要非常的“科技”。
其实,现如今各个领域都在科技化,科技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已。
所以,不要去执着于所谓的科技,而是更多的要去吃透,这些上市公司底层,到底是做什么的。
需要研究的是,这些上市公司的核心技术壁垒,或者说科技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回过头说说科创板的上市公司。
不知不觉中,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如今已经接近500家了。
要对这些科创类企业,做一个非常详细的分析,显然是不可能的。
今天就挑一下重点,说一些被认定为科创企业,在亏损的情况下,依然允许上市的公司。
要知道,如果这些亏损的企业,没有任何的真材实料,是很难通过上市审核,顺利上市的。
这部分企业的核心技术,一定是被认可,才能在亏损的情况下,拥有上市的资格。
其中有一些企业,甚至没有任何的营业收入,每年都是在投入研发费用。
就这样的巨亏情况下,这部分企业,凭借了自身的“科技”元素,依旧顺利地上市了。
而为了提示风险,这部分科创板的公司,名字中都增加了“-U”的提示。
这部分上市公司,之所以亏损,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高昂的研发费用,而这些研发费用,一年可能就相当于某些上市公司上市后的净利润和。
市值突破200亿的科创板公司,简单地介绍几家。
市值1000亿 (1家)百济神州-U
百济神州,美股、港股、A股三地上市,是一家抗肿瘤创新药企业。
百济神州至今未能盈利,主要原因是研发的投入非常之高。
2021年研发投入达到95.38亿元,同比增长6.6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25.69%。
2022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又超过了50亿元。
可以这么说,百济神州完全是用钱堆出来的创业新龙头企业。
估值上千亿不仅仅是因为抗肿瘤的创新药价值很高,还因为百济神州从创立至今,整体的研发投入就已经大几百亿了。
国内当下没有任何一家创新药企业,在这个领域的研发技术,能够追得上百济神州。
至于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些相关介绍企业的研报。
市值500亿 (2家)君实生物-U
君实生物,又一家创新药的龙头企业,主要做的是特瑞普利单抗、抗PD-1单抗的研发,也就是肿瘤特效药,一些神经免疫性疾病的运用上,也是非常广泛。
不过,君实生物的研发费用,并没有百济神州那么高。
2020年是17.78亿,2021年研发投入20.69亿,2022年上半年也仅有10.62亿。
2012年,上海张江药谷一间实验室里,几位志同道合的海归科学家立下目标,要做中国自主研发的生物抗体产品,在创新生物药的赛道上参与国际竞争。
君实生物10年,取得的成果,虽还没有完全赶上国际顶尖,但已经和国际上的技术展开了竞争。
沪硅产业-U
沪硅产业其实最近几年里,已经有几年实现盈利了,主要的产品是半导体硅片。
相比之下,沪硅产业的科技含量略低一些,每年的研发费用也就在1-2亿之间。
但沪硅产业是半导体的硅片龙头,整个半导体的原材料端,是绝对的霸主。
半导体的国产替代化之路正在进程之中,沪硅产业的上市,也就是火线融资,扩大产能,去供应即将迎来爆发的国内芯片半导体行业。
市值300亿 (3家)奇安信-U
一家 *** 信息安全的企业,主要的下游是 *** ,其次是一些大型企业。
中国 *** 信息安全的市场,当下是百亿级别规模,奇安信的市场占有率接近10%,处于行业之一。
加上其本身安全信息的技术专利,以及给 *** 提供安全信息的大背景,市值300亿也就理所当然了。
2019年研发投入10.47亿,2020年研发投入12.28亿,2021年研发投入17.48亿。
研发的费用之高,不仅是奇安信连年亏损的主要原因,也是其核心技术壁垒的门槛。
神州细胞-U
又一家生物制药的研究公司,主要研究的是细胞计数,在单抗药物等领域技术领先。
最近,神州细胞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也即将上市,取得了在这个领域的又一个突破。
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免疫细胞等领域,神州细胞拥有多项专利,技术领先。
2020年的研发投入6.1亿,2021年的研发投入7.33亿。
公司在2022年之前,尚无营收,均在投入研发,2022年新药获准上市后,才开始有了收入。
和辉光电-U
和辉光电成立八年,基本上只做一件事,就是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
智能手机,智能平板,车载平板,智能穿戴领域,基本上都要使用AMOLED显示面板。
虽说这项技术的科技含量并没有那么高,但整个行业,尤其是智能穿戴领域,需求量增长是非常旺盛的。
加上这个科技感十足的领域,更新迭代快,注重用户体验,整个行业的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可期的。
和辉光电每年的研发费用,在1-2亿之间,虽说投入不是特别高,但也已经不少了。
市值200亿 (6家)翱捷科技-U
翱捷科技,一家提供无线通信、超大规模芯片的平台型芯片企业,已成为国内少数同时在"5G AI"领域完成技术和产品突破的企业。
公司在2022年,累计的芯片出货量,已经突破2亿。
2020年研发费用20亿,2021年研发费用10亿,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5亿。
在芯片圈里,可以称得上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高新技术企业。
拓荆科技-U
上市后股价暴涨超过3倍的一家芯片产业链公司,属于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
PECVD国产化领域的稀缺性与巨大替代空间无疑是主要看点。
目前国内能够量产集成电路PECVD的厂商仅拓荆科技一家。
公司上市后已经实现盈利,营收的同比增长也超过三位数,披露的研发费用,每年在1-2亿之间。
安路科技-U
国产替代民用FPGA,安路科技的核心价值。
安路科技上市以后,也已经顺利完成了扭亏。
公司作为目前国产FPGA芯片行业的领先厂商,拥有广阔国产替代空间,提前布局卡位未来竞争优势明显,稀缺性成长性兼备。
2021年,安路科技的研发费用为2.44亿元。
寒武纪-U
寒武纪,主要应用的领域,在云服务器、边缘设备、人工智能的芯片开发等。
寒武纪的处理器运用非常的广泛,但上市之后不论是营收的增长和利润情况,都并不尽如人意。
期间,和华为的合作解约,也是导致寒武纪股价一蹶不振的原因。
但是,这丝毫不能掩盖寒武纪的重要性。
寒武纪2021年的 *** 补贴就高达2亿,研发费用更是高达11.36亿元。
公司在智能芯片领域的研究,基础软件平台的高速迭代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诺诚健华-U
又一家生物制药类的企业,核心产品奥布替尼为抗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药。
A股和H股上市,奥布替尼的大卖,让诺诚健华前途光明。
和其他创新药企业一样,公司大量地投入在科研以及专利的授权上,所以至今仍然没有实现盈利。
2020年研发费用4亿,2021年研发费用超7亿。
芯原股份-U
最后一家芯原股份,看名字就知道是一家芯片公司。
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500亿,但股价走势并不是很理想。
形成对比的是,上市公司的营收不断增长,净利润也已经实现了扭亏。
2019年研发投入4.25亿,2020年的研发投入5.31亿,2021年研发投入6.28亿。
芯原股份,在智能汽车的芯片领域里,具备了很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