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携摄影展亮相上海,影像记录中国变迁

芝麻大魔王
广告 X
OK欧意app

主流交易所一应俱全,立即下载进入加密世界

立即下载认证享受新用户福利

5月8日至11日举办的第十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在四天之内吸引了超万名观众观展,来自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地百余家画廊、机构与艺术家的上千件作品在上海展览中心集中展示,呈现影像艺术的经典与潮流。

其中,一组来自电影、摄影、录像艺术等不同维度的创作者——贾樟柯、阿彼察邦、刘铮、余力为的作品组成的特展“如水光影”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上海展览中心华丽的穹顶之下,四位跨界艺术家的作品在静默中对话,他们的作品记录了平凡的小人物、残缺的梦境、被解剖的机器和错位的时光,将观众的视线带到历史的边缘,记忆与想象的深处。

贾樟柯和他的朋友们

今年是世界电影130周年,也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在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创办十周年之际,主办方超媒体集团(Meta Media)希望找到电影领域的创作者参与此次主题展览,于是向电影导演贾樟柯发出了邀请,以期探讨电影与摄影的关系。

展览最后选择了贾樟柯以及三位与之有着密切关联的艺术家作品,共同呈现了一个更丰富的影像世界,从讨论电影与摄影的关系到讲述电影人与摄影人的关系。策展人施瀚涛谈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影届、摄影届与当代艺术届的艺术家们曾经密切往来,在创作上相互沟通和启发,而今日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各自忙碌,思想上的交流无形之中慢慢削弱,此次展览恰好可以提供一个契机,让不同的媒介再次相互碰撞,同时也是媒介背后的人的交流碰撞。“影像的价值,最后还是要落在它与人的关系上。”施瀚涛说。

贾樟柯携摄影展亮相上海,影像记录中国变迁

贾樟柯携摄影展亮相上海,影像记录中国变迁

20世纪九十年代初,贾樟柯与香港摄影师余力为相识,自此开启了漫长的合作历程,从贾樟柯第一部电影《小武》到最新的《风流一代》,皆由余力为掌镜。余力为也是一位广受赞誉的导演,在从事摄影与导演工作的同时,他也一直在影像装置艺术领域探索实践。

同样相识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摄影师刘铮与贾樟柯面对同样的社会现实,分别用摄影和电影的方式作出艺术家的表达,刘铮创作了《国人》系列,拍下了那个时代各个阶层的众生相。

阿彼察邦是当代国际影坛备受瞩目的导演,曾凭借《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获得戛纳金棕榈奖,他的作品混杂了纪实与虚构,以非线性叙事方式巧妙地回应社会现实。贾樟柯与阿彼察邦相识于电影节,逐渐成为好友,贾樟柯还参与了阿彼察邦的影片《记忆》的制片工作。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