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农民因为其小生产状态不可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力。当然现在的农村中很少有单纯的农民;如文章所论述的,一种是农闲时在附近作坊找班上的半工人阶级,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正在不断地将他们推到无产者的境地;另一种则是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农民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中修为了加重剥削的一个身份。革命者要通过融工来将工人组织起来并领导他们的时候,必然是先在那些无产阶级力量强大而资产阶级力量又相对弱小的地方,如中等城市的工业区开展的。农村虽然资产阶级力量较为弱小,但是无产阶级的力量也较为弱小。
2、当下革命的主力军是城市工人阶级,正是因为他们的生产高度集中化,有一定的组织度,同时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知识并且有能力夺权先进生产资料从而控制社会经济的命脉。而农村工人阶级的生产相对分散,有更多的小作坊痕迹,因此思想上更接近小资产阶级。城市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但未来的先锋队也要发展农村无产阶级,领导其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同盟军。
算是有感而发写下的这篇文章,将笔者心中的愤懑全部吐露出来。分析农村的资本主义氛围,论述下为什么当下的农村的“农民”不会再成为曾经的革命主力的原因。
临近春节,笔者也千里迢迢的赶回了故乡,迎接我的除了在家中的父母外,还有着同村亲戚邻居的评价。就如同在网上流行的那样,每一位归乡的游子都要接受村头巷尾村民评判,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敲定你的身份与财力,从而默默的定下等级。农村的社会形态对于已经习惯于城市的我们来说,无异于克苏鲁般的恐怖。而这就是笔者回乡的第一印象。
当然,恶化的社会环境不分城市与农村,哈耶克无形的大手一视同仁的压迫每一位无产阶级。在农村施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走上市场经济道路后,农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就是在一步步恶化的。相较于城市因为集中了资本与无产阶级的劳动力从而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外,农村则是一片萧条与疮痍。但我们要明白,评价财富的主要条件从来不只是物质上的富集,而是人与生产与生活资料的结合。再先进的机器没有人的使用也只是废铁,只有人劳动产生的价值才能够 参与社会的运作。而当下的农村,萧条的不是什么“物质”,而是实实在在的青壮年劳动人口。没有人,任何的财富都不可能被利用。这就是为什么笔者在说农村走下坡路的原因。
1、消费主义?商品拜物教?谈一谈农村的小生产私有制
农村的攀比心重这个论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笔者最近则是用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个论调的正确性。以笔者身边的例子来说明,有一位亲戚明明家里面也并不是太富裕,却宁愿为孩子买几十万的宝马轿车。美名其曰:“孩子好找媳妇”。当然,笔者是知道的,在当下的环境中,亲戚的孩子早已成为了不婚主义者。最后留给这位亲戚的,就是每月几千元,持续八年的债务了。而车子呢?一年也没开过几次,只是放在街道上落灰而已。
为什么农村消费主义如此的重?而他们对商品的拥护对比城市居民来说同样热烈。原因就在于农村的小生产私有制导致的资本主义泛滥。笔者的家乡因为有着工业的发展,因此也能算得上较为富裕。许多的村民在积攒第一笔资金后,选择在自家开办小型的“工厂”。生产一些工业附属品(小零件、小配件)供给周边的工业生产基地。这些“住家”的工厂雇佣本地人作为工人,加上周边的开发,原本以种地为生的村民也纷纷卖了土地加入到了无产阶级的大军中。但是这样的生产仍然是小生产,村内的工厂雇佣工人不过数人,即使多了也不过十几人,并未形成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而是保持着经典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是的,与其说是“工厂”,不如说是“作坊”。只不过这些“作坊”相比于18世纪的作坊技术含量高了些而已,本质上是相同的。
所有制决定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也反过来影响所有制。正是因为这种小作坊,小生产产生的私有制才导致农村变为资本主义泛滥的基本盘。而因为农村的非集中化的生产方式,也很难产生具有先进思想与革命力量的真正的工人阶级。革命在城市在工人阶级不在农村不在农民阶级,正是因为生产方式与所有制的差别才导致的如此现状。这便是我们普遍认为农村保守风气泛滥的产生原因。
2、从农村到城市,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
能够在家乡积累资本成为资本家的人终究是少数。而绝大多数的农民选择的是背井离乡,去那些资本富集从而更有机会的大城市讨生活。这样的农民我们称其为“农民工”。而笔者的家乡,有多的是因为失去土地后长久的在城市生活的人。而随资本主义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所谓的“乡土”也在广大年轻人中祛魅。城市光鲜亮丽的生活相比灰暗的农村更契合年轻人们的期望,因此有着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成为无产阶级的一员,成为城市的工人阶级。
我们知道,没有组织与纪律,革命是无法发展与成功的。而同样的,没有革命的土壤,即没有革命的主力军,革命也是无法完成的。在当下,革命的主力军就在城市之中,就在资本密集的工厂之中。相比于农村的割裂环境,城市工厂的工人阶级有纪律,有明确的阶级意识,掌握着技术,他们就是革命的主力军。因此,在当下,革命必然也是必须在城市中发展与走向高潮。只有在城市的工人中发展革命组织,我们才能够看到胜利的革命前景。资本的土地集中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为工人阶级,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增添力量。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下,农民小生产者的一面正在被剥离。打个比方,在黑龙江的农村,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农场式的农民。他们坐拥着土地的使用权,雇佣许多的农业工人为自己劳作。这些农业工人已经完全剥离自己作为小生产者的面貌,成为了纯粹的工人阶级。事实上,无论是乡村涌入的农民工人还是城市本土工人,他们都可以说是先进的,是革命的。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在认知上不太相同。只要做好灌输,农民工人与城市工人一样能够爆发出摧枯拉朽般的力量。
结尾
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为自己挖掘坟墓,而无产阶级就正是这场葬礼的发起者与见证者。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彻底的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实现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被压迫被剥削的未来才会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