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国内期货市场多数品种下跌,呈现明显分化格局。尿素、对二甲苯等品种领涨,而硅铁、锰硅等黑色系品种大幅下挫。市场整体受宏观政策预期、地缘政治及供需基本面多重因素影响。
尿素主力合约上涨3.53%,收盘价1817元/吨,农业需求旺季临近,下游备货积极性提升。对二甲苯主力合约上涨1.07%至6774元/吨,主要源于PTA开工率维持高位,需求较为稳定。菜粕主力合约上涨1.01%至2604元/吨,进口菜籽到港量不及预期。
硅铁主力合约大跌3.53%至5678元/吨,市场对"金九银十"旺季预期谨慎。与锰硅与硅铁联动下跌2.92%至5842元/吨。 纯碱主力合约下跌2.58%至1358元/吨,现货市场成交清淡。
地缘方面,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会晤讨论俄乌冲突,美俄乌三方会谈可能性增加,导致贵金属避险需求减弱,沪银主力合约下跌0.25%至9187元/千克。
东财席位加多鸡蛋
平安、东财席位加多玻璃
徽商、东财席位加多螺纹钢
瑞银席位加空菜粕
乾坤席位加空PVC
华泰、光大席位加多纯碱
中信、国君席位加多焦煤
中信、东证、光大席位加空尿素
东证、中信、光大席位加空玻璃
豆油
豆油期货震荡持稳,主力持仓续增但价格波动收窄,凸显多空博弈进入僵持阶段。全市场总持仓微降,而期权持仓锐减叠加行权量激增,反映大量资金通过行权了结头寸,短期避险情绪升温。
中期看,高持仓与低波动的背离或酝酿方向性突破,需关注现货市场能否提供新驱动。若主力合约持续增仓而价格无法突破震荡区间,需警惕多头资金离场风险。市场静待宏观面与基本面共振信号打破平衡。
豆二
豆二期货窄幅反弹,主力虽上涨但持仓锐减,凸显交割月多空离场加速。全市场持仓连续收缩且期权资金大幅流出,反映短期观望情绪浓厚。
中期看,交割月矛盾逐步出清,但现货端缺乏上行动能或继续压制近月空间。远月合约需关注资金回流信号及产业套保压力变化。若基差修复进程停滞,期货或延续震荡筑底格局。市场亟待新的驱动打破僵局。
焦炭
当前价格走弱主要受焦煤价格大跌拖累,但山东地区部分焦企启动分阶段限产带来的供应收缩预期部分缓解跌势,短期市场或维持区间震荡。需持续关注山东限产执行力度、钢厂铁水产量变化及宏观需求刺激政策落地情况,警惕库存持续累积引发的价格进一步下行风险。
纯碱
当前纯碱供应压力仍在,在高供应、高库存格局难以快速缓解,需求又可能持续转弱的背景下,预计纯碱期货短期走势或维持偏弱震荡。但近期纯碱市场交易以青海地区环保扰动、煤炭价格波动以及可能限产为主要驱动,若宏观情绪好转与旺季需求改善形成共振,后续纯碱价格可能存在阶段性反弹机会。
低硫燃料油
近期低硫燃料油市场因为亚太现货供应充足,科威特与印尼加大出口,加注需求表现不佳面临下行压力。国内出口配额的发布是短期价格走势的重要变量,若配额数量偏低,或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反之,若同比明显增长,则预示港口现货供应仍将宽松,近月合约价格或进一步承压。内外价差持续收窄,尤其是LU近月合约与新加坡市场的价差持续下跌,表明内盘价格相对弱势。整体来看,低硫燃料油市场仍需关注供需变化以及政策导向以判断后续走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