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截至9月19日,市场担忧美国经济和需求前景欠佳,掩盖美联储降息带来的积极影响,国际油价下跌。NYMEX原油期货10合约63.57跌0.48美元/桶,环比-0.75%;ICE布油期货11合约67.44跌0.51美元/桶,环比-0.75%。中国INE原油期货2511合约跌3.5至496.3元/桶,夜盘跌7.5至488.8元/桶。
【重要资讯】
全球汽油市场在传统需求淡季仍保持强势,关键原因是9—11月欧洲、西亚、西非多地炼厂计划外停工及检修削弱供应;汽油对WTI裂解价差已升至约20.5美元/桶,同比扩大约7美元,并自美国劳工节后持续走高,令西方炼厂利润高点反而出现在9月。欧洲方面,炼厂关闭与维护叠加尼日利亚Dangote炼厂关键汽油装置受阻,同时在“弃柴油”趋势下,OECD欧洲汽油需求每月均高于近五年季节均值,北欧溢价尤为突出;此外,为捕捉柴油高利差,炼厂主动压缩汽油产量,加剧紧张。亚洲多套大型汽油装置故障,印尼Pertamina季末频繁招标,加之年初进口限制引发的缺口,使RON-92裂解价差维持高于五年均值。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称,尽管到2035年中东北非电力需求料再增50%,但随着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逐步取代燃油发电,该地区电力结构中原油占比将由约20%降至5%。届时沙特与伊拉克可分别把约50万桶/日和22万桶/日原本用于发电的原油转向出口或其他高附加值用途,为全球市场释放新增供应;该地区目前贡献全球逾30%的石油和近20%的天然气。过去二十年天然气发电量已翻三番,未来十年气电装机还将新增逾110吉瓦,并与现有350吉瓦容量共同满足制冷、海水淡化、城市扩张和数字基础设施所致用电需求;2000—2024年区域用电量增加逾1000太瓦时,其中沙特、伊朗各占25%,埃及和阿联酋各占10%。
最新船舶跟踪数据显示,9月来自美国墨湾的原油流入欧洲预计升至七个月高位,约为日均189万桶:迄今33艘油轮已卸约3300万桶,月底前另有25艘、2360万桶在途,合计约5660万桶,高于8月修订值日均163万桶。9月计划抵欧的VLCC增至9艘,较8月翻倍,配合苏伊士型与阿芙拉型船舶共同补充供应;到港如的里雅斯特和鹿特丹等枢纽可能继续向内陆炼厂转运。Bloomberg统计涵盖墨湾装载驶往欧洲的VLCC、苏伊士型与阿芙拉型船只。
北海市场买盘积极抬升轻质原油溢价:Phillips 66在普氏窗口以Dated+1美元/桶竞购10月1-6日Ekofisk,Mercuria同档报售+1.45美元;BP再度将一船10月19-21日装的WTI Midland纳入Brent链条并被Vitol接货,本月链入已达两船。装200万桶Johan Sverdrup的VLCC“Advantage Victory”9月7-8日自Mongstad起航,正驶向韩国Daeson,显示北海原油仍有亚洲出口套利;Forties9-10月装期仅延后1-2日且维持每月7船。与此同时,美墨湾原油9月抵欧量料升至日均189万桶,为七个月高点;Aframax北海-欧洲内航线运价升至WS129.58,而美湾-ARA线跌至WS160.56。16:30伦敦报价,ICE 11月布油报67.51美元,日跌0.53美元。
【主要逻辑】
隔夜油价区间震荡,主要交易逻辑在于成品油市场结构性偏紧的支撑,但宏观经济放缓的忧虑限制上方空间。具体来看,乌克兰对俄罗斯炼厂的袭击导致俄炼油产能降至低位,加剧了全球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局面,这一点从汽油裂解价差在传统淡季依旧维持高位得到印证,强劲的炼厂利润为原油需求提供了坚实基础,市场近月合约结构也因此受到支撑。尽管美联储降息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但其背后经济放缓的信号以及美国馏分油库存的意外大增,也反映出终端需求的疲软,限制了油价的上行空间。总体看,当前市场呈现出地缘供应风险与宏观需求走弱预期之间的博弈,强劲的成品油市场为油价提供了底部支撑,但在需求前景未见实质性改善前,油价短期或将维持区间震荡格局。
【展望】
建议单边观望为主,WTI上方压力给到[65,66],布伦特在[68,69],SC在[500,510];期权端等待波动放大后做扩机会,仅供参考。
风险提示:地缘不确定性;炼厂开工负荷超预期变化;库存超预期去化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