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3日,长江证券发表了一篇基金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港股或持续活跃。
报告摘要如下: 经济数据巩固美联储降息预期,港股标的或将持续扬帆 自2024年8月以来至2025年9月12日,美联储共降息三次:2024年9月份,美联储超预期降息50BP,开启四年内首次降息周期;同年11月份、12月份,美联储又连续两次降息,每次降息25BP。尽管美国2025年8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2025年9月6日的初请失业金数据快速上升。美国劳工统计局2025年9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2.7万人至26.3万人,为2021年10月以来(截至2025年9月6日)最高,高于前值23.6万人,在2021年以来(截至2025年9月6日)历史数据序列中处于97.9%的高分位区间,显示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承压程度已接近近四年统计周期的极端水平。随着初请失业金人数跃升至2022年以来(截至2025年9月6日)高位,美联储货币政策重心或将进一步倾向就业。这巩固了美联储降息预期,这意味着美联储在今年余下的会议上进行降息的概率大幅增加。在美联储大概率降息的预期下,全球市场的流动性有望得到提升,其中由于港股市场当前估值水平相对适中,所以港股市场有一定概率会在该背景下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因此一旦全球流动性上升,港股标的有可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推动港股市场持续活跃。 高股息策略的有效性 高股息策略即红利策略,其逻辑性可以通过投资者、企业和估值三个维度来展示。从投资者的视角来看,高分红的企业将投资回报兑现为现金流,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强的流动性。同时,股息为投资者提供当期收入,具有“落袋为安”的稳健性。从企业的角度,企业分红指标与公司的利润和现金流通常保持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反映了公司的运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盈利表现优秀的公司拥有发放高红利的基础。从估值的角度,股息率是红利策略中较为常用的指标,在体现企业的分红水平的同时,也能从派息层面反映个股的相对估值水平。高股息策略一般能在基本保证收益波动减小的同时,提升收益的稳定性,同时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的重要性 常见的港股通红利指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高股息为出发点进行指数编制的,例如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等;另一类是主要包含核心高股息资产的行业类指数,例如港股通内地金融等。其中,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的香港上市且拥有高股息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发布于2019年11月18日,指数简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基点为3000点。 博时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ETF 博时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ETF(513690)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风险提示 1、行业基本面、政策面发生预期外变化; 2、量化模拟测算不保证实际收益; 3、指数编制方式与成份可能发生预期外调整; 4、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文仅为客观数据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