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国内期货市场整体呈现低开高走的态势,交投活跃度维持高位。市场呈现显著结构性特征,贵金属板块表现突出,沪银、沪金主力合约
领涨;农产品板块窄幅震荡;工业金属
板块承压,铝、铸造铝合金等品种多数下跌。
沪银、沪金成为当日最强品种,沪银2512合约涨幅2.84%,沪金2512合约涨幅1.99%,创近期新高。这一表现主要受宏观因素驱动: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市场预期年内或有进一步降息动作,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引发避险情绪,推动贵金属资产配置需求上升。
工业金属板块表现较弱,沪铝2511合约跌0.97%,铸造铝合金多个合约跌幅超1%,避险情绪下工业金属遭抛售。
平安席位减多沪银
徽商席位减多焦煤
东财席位加多玉米
摩根席位减空豆一
瑞银席位加多铁矿石
中信、国君席位减多沪金
东证、中信、国君、永安、海通、光大席位加多沪银
海通、华泰席位加空螺纹钢
华泰、东证、永安席位减多豆粕
原油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也将今年美国原油产量预期上调9万桶至1353万桶/日,创历史新高。EIA表示随着非OPEC+国家主导石油产量增长,全球原油库存预计将持续增加至明年。地缘风险溢价回落,市场情绪偏空。预计短期原油期货盘面或继续偏弱运行。
PVC
9月PVC期货走势由供需矛盾主导,供应高位、库存累积、需求疲软及出口受阻形成多重利空,成本支撑与政策预期仅缓解下跌节奏,未能扭转弱势格局。
展望10月,供应端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大,四季度预计新增产能释放叠加检修减少,单月平均产量或达218万吨,创历史新高;需求端若房地产政策效果仍不显现,旺季收尾后需求可能进一步转弱。预计短期PVC期货或维持震荡偏弱运行,后市需关注下游补库动态,中长期需跟踪产能出清与需求复苏信号。
豆粕
虽然美国中西部地区迎来阵雨,影响收割进度,市场担忧新季大豆减产,或为CBOT大豆期货市场盘面提供了一定支撑。但随着南美大豆进入种植期,加之南美巴西出现降雨,对播种和早期作物生长有利,或使得CBOT大豆期货上涨空间受限。回到国内虽然大豆到岗高峰期已过,但是市场预计10月大豆到岗量仍有950万吨左右,加之当前国内大豆供应充足,豆粕产量仍然较大,叠加下游企业拿货相对谨慎,预计使得豆粕期货市场后续或进入一段震荡整理行情。后续可关注南美天气变化、中美贸易政策及国内供需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影响。
鸡蛋
短期来看,双节的需求提振带来一定价格的好转,但随着假期结束,需求端或将持续疲软,处于弱势行情。目前成本端价格略降,一定程度上带来养殖利润的小幅好转,但价格的弱势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行业或仍处于亏损状态。盘面上,期货主力jd2511合约节前已经出现下行态势,进入10月后,传统消费淡季的到来或将持续对盘面价格形成不利影响,后市jd2511合约价格或以震荡偏弱走势为主。
棕榈油
当月棕榈油市场关注点从需求端转向供应端,预估马棕油9月末库存或下滑,对市场价格带来一定支撑。印度排灯节前备货需求低于预期,其9月进口量将下滑。盘面看,棕榈油9月自高位回落后企稳,考虑产地减产节奏、印尼B45生物柴油执行进度、印度节日备货高峰过去后需求端表现、其他油脂走势,短期来看,棕榈油p2601合约价格或以震荡偏强走势为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