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受到海外不确定性干扰,回撤阶段继续重视新能源板块龙头的布局机会,储能、锂电等供需较好环节可优选,弹性选择为涨价(6F、VC、钴等)、AI+、固态等领域。
出口管制主要针对能量密度超300Wh/kg锂电池等高端产品,短期主要是情绪影响,长期利好产品力强、海外有产能的龙头;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阴离子调控技术,成功解决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与锂电极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其次重视锂电池领域多细分产品涨价带来的投资机会:如六氟磷酸锂、钴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
1、出口管制带来锂电布局良机,重视龙头
1)锂电产业链已进入上行周期,目前还在上半场,调整是机会;从数据上看:头部厂商产能利用率超 80%,资本开支同比增长超 30%。
2)出口管制主要针对能量密度超 300Wh/kg 锂电池等高端产品,短期主要是情绪影响,长期利好产品力强、海外有产能的龙头。
2、固态持续突破
1)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阴离子调控技术,成功解决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与锂电极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
2)松下全固态电池计划 2026 财年出货,瞄准工业机器人。
3、重视产业链产品涨价带来弹性
1)刚果(金)宣布 10 月 15 日起结束钴出口禁令,转向配额制管理:2025 年剩余可出口钴仅 1.81 万吨,较去年同期缩减超 60%,2026-2027 年年出口上限为 9.66 万吨;钴价中长期看涨。
2)六氟磷酸锂(6F)率先进入涨价周期,近期现货报价涨至 5.85 万元/吨,较年中低点反弹超 8500 元/吨;头部企业暂停报价,供需紧平衡显现。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
全球“停电危机”蔓延,龙头储能公司受益。近期,全球多国(美国、欧洲、拉美、中东、东南亚、非洲)因电网老化、能源转型失衡、极端天气等问题面临“停电危机”,对储能需求激增;目前国内几家龙头企业已在海外建生产基地。
◼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重视新市场的突破
1、新能源+人形机器人迎来迭代关键期
1)近期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通用人形机器人正从“固定动作”向“自主干活”进化:2025 年底至 2026 年上半年可响应实时指令完成任意动作,2026 年底或实现陌生环境自主交互。
2)阿里已正式成立“机器人和具身 AI 小组”。
3)马斯克发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学习功夫的视频,计划 2025 年底推出 Optimus第三代。
2、可控核聚变国内外加速导入
1)上海将建第一座激光聚变能电站,2045 年商业运营。
2)中国聚变公司将在上海新建高温超导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四号”。
3)印度团队发布首份本土核聚变路线图,目标 2060 年建成商用化示范反应堆并网供电。
3、海风持续向上+风机盈利弹性
浙江正大力推进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十五五”期间加速布局,力争 2025 年累计并网 10GW、2030 年超 20GW。
催化引擎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
-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重视新市场的突破。
风险提示
政策实施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技术迭代风险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