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币有多少?从千币齐发到万币归零,这场狂欢你跟上了吗?

芝麻大魔王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狗狗币涨了!柴犬币又翻倍!”“下一个百倍meme币是哪个?”——如果你最近常刷社交媒体,大概率会被这类“造富神话”刷屏,从2021年狗狗币、柴犬币的疯狂,到2023年PEPE币的横空出世,再到2024年各类“土狗meme”的轮番登场,meme币俨然成了加密市场最“魔性”的存在,但一个核心问题随之而来:meme币到底有多少? 它们是“遍地黄金”还是“遍地陷阱”?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场“千币万币”背后的真相。

meme币有多少?从千币齐发到万币归零,这场狂欢你跟上了吗?

meme币的“数量迷雾”:到底有多少个?

要回答“meme币有多少”,首先要明确:meme币至今没有官方定义,数量统计完全依赖市场自发识别,目前主流的加密货币数据平台(如CoinMarketCap、CoinGecko)中,标注为“meme”或带有明显meme属性的代币已超过5000个,而若把所有蹭热点、无实质应用的“土狗币”算上,数量可能突破2万个——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全球主流股票的数量。

这些meme币大致可分为三类:

  1. 头部经典meme:如狗狗币(DOGE)、柴犬币(SHIB),有社区共识和一定生态,市值相对稳定;
  2. 热点跟风meme:如PEPE(青蛙)、WIF(柴犬变种)、BONK(狗狗币),蹭流行文化或名人效应,短期炒作性强;
  3. “土狗”meme:无白皮书、无团队、无技术,纯靠“拉群喊单”,生命周期往往只有几天甚至几小时。

更夸张的是,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如Uniswap、Pump.fun),每天都有数百个新的meme币诞生——有些甚至只是复制粘贴代码,改个名字和图片(比如把“狗狗”换成“猫咪”“土豆”),就能上线募资,据统计,2024年仅Pump.fun平台就上线了超10万个“新代币”,其中90%以上都是meme属性的“空气币”。

meme币“泛滥”的底层逻辑:为什么这么多?

meme币的数量爆炸,本质是加密市场“投机文化+技术门槛降低+流量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

meme币有多少?从千币齐发到万币归零,这场狂欢你跟上了吗?

技术门槛:一键“克隆”发币
以太坊、Solana等公链上的发币工具(如ERC-20标准、SPL代币)让任何人都能在几分钟内创建代币,甚至出现了“发币即服务”(BaaS)平台,无需代码,输入代币名称、总量、图片即可生成,成本低至几美元,这种“无门槛”直接催生了大量“土狗meme”。

meme币有多少?从千币齐发到万币归零,这场狂欢你跟上了吗?

流量驱动:“meme文化”的病毒式传播
meme币的核心是“情绪价值”,从“狗狗币”到“柴犬币”,再到“PEPE青蛙”,它们往往借助网络流行梗、名人喊单(如马斯克曾多次提及狗狗币)、社交媒体炒作(如Twitter、Telegram、TikTok)快速传播,比如2023年PEPE币上线后,凭借“迷因青蛙”图片在Twitter病毒式转发,一周内市值突破10亿美元,创造了“0基本面支撑”的暴涨神话。

投机心理:“FOMO”与“暴富梦”
meme币的短期暴涨(如部分代币单日涨幅超1000%)吸引了大量散户“跟风入场”,他们相信“下一个百倍币”神话,抱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态入场,却忽略了背后“割韭菜”的风险,这种“FOMO(害怕错过)”情绪,进一步催生了更多meme币的发行——毕竟,只要有人相信,就有人愿意“割”。

meme币的“生存法则”:90%都会归零

尽管meme币数量庞大,但绝大多数最终都会走向归零,数据显示,目前超95%的meme币市值不足1万美元,80%的meme币在上线后3个月内“死亡”(交易所下架、归零、团队跑路)。

为什么?因为meme币的核心是“炒作”,而非“价值”,它们没有技术支撑、没有实际应用场景、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完全依赖“社区热度”和“资金流入”,一旦热度退去、资金撤离,币价就会断崖式下跌,比如2024年初某“特朗普meme币”,因蹭上美国大选热点上线,市值一度冲到1亿美元,但特朗普本人公开“不认识”后,币价一周内暴跌99%,最终归零。

即便是头部meme币(如DOGE、SHIB),也面临巨大争议:DOGE被部分人称为“狗狗币骗局”,SHIB则因“万亿枚总量”被诟病“价值稀释”,它们的长期价值,始终建立在“信仰”而非“基本面”之上。

普通人该如何面对meme币狂潮?

meme币的“多如牛毛”,既是市场的“狂欢”,也是“陷阱”,对于普通人而言,参与meme币炒作需要极度清醒:

  • 警惕“无中生有”:对无白皮书、无团队、无技术的“三无meme币”,坚决不碰;
  • 拒绝“FOMO”:不要被短期暴涨诱惑,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 用“闲钱”博弈:若非要参与,务必用“亏得起”的钱,且设置止损线,避免“梭哈”归零。

meme币的“多”,是乱象也是警示

从几百个到几万个,meme币的数量爆炸,折射出加密市场的狂热与浮躁,它们或许能带来短期刺激,但终究是“无根之木”,对于投资者而言,真正的机会永远藏在“价值”而非“meme”里;对于行业而言,meme币的泛滥也敲响了警钟——如何规范市场、过滤“空气币”,仍是加密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答题。

这场“千币万币”的狂欢,你跟上了吗?但愿你在“捡金币”的同时,别踩中了“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