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
——
税收新政:明确交易所黄金交易免征增值税
11月4日下午收盘,沪金12合约跌0.50%收报915.58元/克,外盘COMEX金价贴近40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附近运行。
11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黄金交易相关税收政策。公告的核心明确: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
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会员单位或客户销售标准黄金时,可享受增值税免征优惠。具体而言,未发生实物交割
出库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按照规定适用增值税政策。公告同时规定,纳税人不通过交易所销售标准黄金的,应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这项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
市场主体:产业链税负重塑与金融工具赋能
具体到企业层面,非投资型黄金税负增加,可能抬升经营成本,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风险管理变革。新规的核心变化在于清晰划分了“投资型”与“非投资型”黄金交易的税收待遇,主要影响生产用于珠宝或工业用途等“非投资型”黄金的企业主体。新规实施以前,许多黄金零售商在终端销售时,能够对其购进黄金原料时所支付的进项增值税进行全额抵扣。新规生效后的变化在于,生产并销售用于珠宝或工业用途黄金的企业,其对应的进项税抵扣率大幅下调到6%。这与一般货物销售13%的增值税税率相比,降低了可抵扣进项额度,意味着企业可冲抵销项税的空间被实质性压缩,尤其是对以零售金饰为主业的企业而言,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整体税负的上升。
面对税负增加的压力,企业迫切需要寻求有效的财务和风险管理工具。《公告》鼓励通过交易所交易的政策导向,恰好为相关方提供了便利的渠道,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的价值凸显。面临税负转嫁成本上升或金价波动双重压力的加工和零售企业,可以利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通过在期货市场建立与现货头寸方向相反的头寸,锁定未来的原料采购成本或产品销售利润空间,以平滑政策成本上升带来的短期冲击。黄金期权为企业提供了,以有限权利金成本来管理价格下行风险,或保障采购成本上限的灵活性,尤其适合对未来价格走势有不同预期或希望减少资金占用的企业。新政虽然增加了部分企业的税负成本,但也客观上加速了企业对专业金融工具的认知和运用需求,提升了整体市场的风险管理成熟度。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长远来看新规可能将重塑黄金投资路径,黄金仍然维持其金融属性,但交易渠道有所分化。个人通过上期所、上金所进行黄金交易免征增值税,而通过银行柜台、金店等非交易所渠道购买实物黄金如金饰、金币,购买价格中实际已包含了卖方的增值税。在持有和转让环节,个人投资者转让自己使用过的非标准黄金,如金饰、少量非交易所金条等,通常符合免征增值税的条件。这不禁引发思考:新政是否削减了普通人手中实物黄金的“金融属性”,使其沦为纯粹的“装饰品”?对此我们还需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非交易所渠道购买的实物黄金,包括金饰,其投资和“保值”功能可能一定程度上弱化,较高的加工费、品牌溢价和买入价格隐含的增值税,使得其在回收变现时可能出现折价,核心属性更倾向于消费品或收藏品。另一方面,个人通过交易所体系参与黄金投资的路径得到强化,无论是通过上期所、上金所的个人账户直接投资,还是通过银行代理的积存金或面向公众的黄金ETF进行间接投资,都延续了增值税免征的待遇,流动性强、费率透明、定价公允。由此可见,新规可能意在推动“消费黄金”与“投资配置黄金”的路径更清晰地分离。对具有财富增值诉求的个人投资者而言,交易所挂钩的标准化、低费率、高流动性产品的投资效率高于非标实物。在新规引导下,消费者购买金饰等的消费行为,可能更多将出于喜爱佩戴或收藏目的,对于投资增值潜力的考虑占比可能将下降。
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两处进行实物提货的区别在于,上金所提货更便捷、成本更低,个人或机构申请提货后,提货单当日生效,审核与费用支付通常在T+1日完成,审核通过后,仓库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配送或提货手续,黄金规格包括0.05千克金条,0.1千克金条,1千克金锭,3千克金锭、金条,12.5千克金锭。上期所提货主要用于期货交割,流程复杂且门槛更高:仅限期货套保企业、有交割资质的机构客户持有期货合约进入交割月后申请,需进行交割意愿配对,个人客户无法参与交割,黄金商品规格仅限1千克和3千克标准金锭。
投资交易规则与市场参与度对比来看,上期所和上金所都具有T+0和多空双向交易的机制,区别在于上期所的期货合约设置有交割月份期限,到期强制平仓或交割。黄金实物交割规模而言,2025年前三季度,上金所黄金交割量累计974.6吨,上期所黄金交割量累计38.8吨。
金市变局:短波扰动与长涛恒存
展望未来,黄金税收新政可能将加速投资者向交易所渠道集中,价格对比优势、政策导向和税收优惠将显著强化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及挂钩其价格的积存金、黄金ETF等标准化产品的核心地位。投资者流向正规透明、高效低成本渠道的趋势预计将加速,这从长期看有助于提升中国黄金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以投资为目的,通过期货市场参与黄金交易的税负成本更低,因此黄金税收新政有望提振期货交易需求。受税负增加影响的黄金珠宝零售商和工业用金企业,可能选择提高终端零售价,将部分新增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非交易所实物黄金的投资吸引力可能会下降。
十月下旬,沪金从1001.96元/克的历史高位回落,一度测试900元/克支撑,近期背靠5日均线震荡盘整。短期考虑,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以后避险情绪缓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给出鹰派表态称12月是否继续降息未确定、海外市场降息预期下调,避险需求和降息预期的下调带来一定的调整压力。综合而言,黄金税收新政的出台,为市场带来了结构性的变革,影响不同参与主体的行为模式和交易成本。短期看,零售金价可能上行、非交易所渠道需求承压、交易所流动性趋旺、市场情绪受政策与利率双重博弈影响会有所波动。然而,长线支撑黄金的深层逻辑依然不变——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长期存在、美国等海外主要经济体不断膨胀的债务压力、以及多国推进“去美元化”进程产生的多元化配置需求,叠加黄金作为对抗通胀的传统资产地位,都注定其作为核心战略资产的配置价值不会因一项税政调整而褪色。投资者和企业在新环境下,更需深刻理解政策内涵,精准调整策略路径,善用市场工具以驾驭变局。
文章编撰时间:2025年11月4日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