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下半年,隐私币突然成为市场的领头羊,而其他加密货币则仍在艰难地应对 ETF 资金流动、基差交易和宏观贝塔效应。Zcash的复兴在以隐私为默认设置的钱包和对长期竞争对手门罗币的权力转移的帮助下,这表明该行业可能已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从无需许可、无法追踪的现金的密码朋克理想,到充斥着 ETF、受到监控的市场,再回到抵制可追踪性的“数字现金”。
CoinDesk Research的深入探讨 Zcash此次转变的关键在于:受保护钱包的使用率已攀升至总供应量的约五分之一;超过 30% 的交易现在都经过受保护钱包;而第一方钱包 Zashi 将私密转账设为默认设置,并强制执行“消费前先进行保护”。其结果是匿名范围不断扩大,用户体验也发生了改变,隐私不再被视为高级设置,而是资金流动的基本要素。
市场信号显示情绪转变
价格走势说明了一切:zcash零排放$489.96自 9 月 28 日以来,上涨了约 741%,而门罗币XMR$353.73自 8 月以来已上涨约 54%。甚至像DCR$42.30和短跑$112.45这两个早期以隐私为导向的项目分别成立于 2017 年和 2014 年,最近几周股价分别上涨了 145% 和 337%。
这一举动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发生在宏观经济形势黯淡的情况下。比特币$103,527.48和乙醚以太坊$3,385.06由于交易员抛售风险资产,转而投资走强的美元,隐私币价格已跌至数月低点。这种反向相关性赋予了隐私币走势一种象征意义:投资者似乎在购买隐私,而非收益。
从机构回归到个人
对于过去两年一直庆祝ETF、托管机构和企业合规部门到来的市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逆转。隐私币如今蓬勃发展,恰恰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与此趋势截然相反的方向:它们是面向个人而非机构的工具。
对早期的密码朋克来说,隐私并非营销噱头,而是财务自由的基石。十多年后,隐私的吸引力因不同的原因再次兴起。在人工智能增强监控和持续数据收集的世界里,匿名不再被视为秘密,而是自我保护。
Zcash 的复苏反映了这种情绪转变。该网络基于零知识证明技术,允许用户在不泄露交易信息的情况下验证交易,如今这项技术已经成熟到无需在隐私和功能之间做出妥协的地步。交易只需几秒即可完成结算,受保护的余额同步迅速,而诸如查看密钥之类的合规功能则允许用户选择性地共享数据。隐私已成为默认设置,而非漏洞。
龙卷风现金的警示故事
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机构会视而不见。对 Tornado Cash 开发商的起诉再次提醒人们,隐私权仍然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8 月,纽约的一个陪审团联合创始人罗曼·斯托姆被判有罪他被控经营无牌汇款业务,但更严重的洗钱指控却未被定罪。在荷兰,开发商阿列克谢·佩尔采夫因类似罪名正在服五年刑期。
然而,风向可能正在转变。3月份,美国财政部悄然宣布……已将 Tornado Cash 从制裁名单中移除这承认该案件引发了关于代码、言论和责任的棘手问题。这也间接承认了,简单粗暴的制裁手段可能并不适用于去中心化软件。
与 Zcash 的对比颇具启发性。Tornado 是一个资金混合器,一个用于汇集和重新分配资金的智能合约,而 Zcash 则是一个完整的区块链,内置隐私保护功能,并提供透明选项。这种架构上的差异使得全面禁令更难执行。
交易员重新发现“数字现金”
比特币证明了货币可以脱离银行而存在,而隐私币则正在证明货币可以脱离监控而存在。近期的交易流向表明,资金正流向那些功能更接近现金、即时到账、无需许可且难以追踪的资产。
Zcash 和 Monero 引领这一转变的原因显而易见:它们不仅被交易,而且被广泛使用。链上数据显示,Zcash 的加密资金池(发送者、接收者和金额均被加密)已增长至流通供应量的约 25% 至 30%,这是自该网络启动以来的最高比例。
CoinDesk Research 的分析师表示,现在超过三分之一的交易都经过了私有层,这表明用户正在积极地将加密货币转移到加密通道中,而不是将其保留在公共账本上。
加密货币兜了个圈子又回到了原点。
隐私币的上涨或许并非出于投机,而是源于对身份的关注。比特币证明了资金可以无国界流动;以太坊证明了金融可以无需中介机构;而Zcash则提醒市场,金融隐私依然至关重要。
经过多年的机构打包、衍生品和 ETF 的发展,风向正在回归到最初创立该行业的理念:个人自由和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权利。
监管机构是否会允许这种转变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继续下去还有待观察,但市场对此的信念很明确——2025 年表现最好的加密资产是那些类似于现金的资产,而且这种趋势似乎还将继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