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赚不赔”“年化收益15%起”“区块链技术保驾护航”——曾经,这些诱人的宣传语让无数投资者对“抹茶App”(MEXC)趋之若鹜,近日却有多名用户爆料,称该平台突然无法提现、客服失联,官网及APP也无法正常访问,一场精心编织的“理财骗局”以“跑路”收场,留下满地鸡毛与欲哭无泪的投资者。

从“香饽饽”到“跑路”,神话如何破灭?
公开信息显示,抹茶App曾以“全球领先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为定位,主打低门槛、高收益的理财服务,吸引了不少对加密货币、虚拟资产感兴趣的普通用户,平台通过高额返利、邀请奖励、KOL推广等方式迅速积累人气,甚至一度宣称“受多个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监管”,让用户误以为“安全可靠”。
从今年年初开始,已有用户察觉异常:提现周期变长、到账金额缩水,甚至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当时平台以“系统升级”“风控调整”为由搪塞,但到了6月,情况急转直下——大量用户发现APP彻底无法登录,客服微信、电话全部失联,社交媒体上“抹茶跑路了”“我的钱提不出来”的求助帖刷屏,据受害者自发统计,涉及金额或达数亿元,其中不乏投入全部积蓄的老年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高收益”背后的陷阱:监管缺位与信息差
类似抹App的“跑路”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以“区块链”“数字货币”“元宇宙”为噱头的理财平台层出不穷,它们往往利用普通投资者对新兴行业的不了解,通过“画大饼”“造概念”吸引资金,实则从事“庞氏骗局”:用新投资者的钱支付老投资者的利息,一旦资金链断裂便卷款跑路。
抹茶App的骗局之所以能得逞,一方面在于监管的滞后性,部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注册在海外,利用跨境监管难度大、法律界定模糊的漏洞,打“擦边球”运营;平台刻意强化“专业背景”和“监管背书”,甚至伪造资质文件,让投资者放松警惕,部分投资者在“高收益”诱惑下盲目跟风,忽视了对平台资质、资金流向的基本核查,最终成为“韭菜”。
跑路之后:维权艰难与行业反思
面对平台的突然跑路,投资者的维权之路异常艰难,由于涉及跨境资金、虚拟资产,且平台早已“人去楼空”,报警后往往因证据不足、管辖权问题陷入僵局,有受害者尝试通过法律途径起诉,但面对海外注册的“空壳公司”,追回资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起事件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对于投资者而言,需牢记“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对承诺“高收益、零风险”的理财平台保持警惕,选择持牌、合规的金融机构,不轻信“内部消息”“稳赚不赔”的谎言;对于监管部门,则需加强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穿透式监管,明确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从源头上遏制骗局滋生;而对于行业本身,更应摒弃“割韭菜”的短视思维,以合规经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前提,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抹茶App的官网只剩一片空白,投资者的血汗钱恐难以追回,这场“理财神话”的破灭,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折射出新兴金融业态下监管与风险的博弈,唯有投资者擦亮双眼、监管利剑高悬、行业回归理性,才能让类似的“跑路”悲剧不再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