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的“误解”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厨房,案板上一小撮抹茶粉泛着翡翠般的光泽,这是我斥“重金”买来的进口抹茶,包装上“宇治 Matcha”“碾茶道”的字样闪闪发光,仿佛捧在手里的不是粉末,而是一整座京都茶园的春天。
我学着视频里的样子,用茶筅轻轻搅动碗中的温水,绿意渐渐晕开,空气中飘来一丝清苦的豆香,就在这时,手机“叮”地一声,弹出加密货币群的@消息:“快看!抹茶交易所上线新币种,MOC,号称‘元宇宙茶经济’,早冲晚冲大不同!”

“冲币?”我盯着碗里泛着泡沫的抹茶汤,突然觉得这场景荒诞得像场梦——明明是茶的清雅,怎么就和“冲币”这种带着铜臭味的词绑在了一起?
“冲币”热潮下的投机狂欢
不知从何时起,“抹茶”和“冲币”成了互联网上的“黄金搭档”,各种“抹茶交易所”“抹钱钱包”的广告铺天盖地,短视频里,主播举着抹茶粉,用夸张的语调喊道:“兄弟们,这波不冲,以后只能喝西北风!抹茶币,下一个百倍币!”
所谓的“冲币”,本质就是在加密货币交易所新币发行时,用低价“抢购”热门币种,期待其上市后价格暴涨,快速套利,而“抹茶”之所以成了“流量密码”,不过是因为它自带“健康”“高级”的滤镜,能巧妙包装投机的疯狂——就像有人用红酒杯装可乐,喝的还是那口甜,却非要端出“仪式感”。

我身边不少朋友也卷入了这场狂欢,小李辞掉了稳定的工作,整天抱着手机研究“抹茶交易所”的K线图,嘴里念叨着“今天MOC冲到10倍,明天就能换新车”;小王更是把积蓄全投了进去,还兴奋地告诉我:“这比上班强多了,抹茶一冲,黄金万两!”
我试着下载了一个所谓的“抹钱钱包”,看着里面复杂的地址、私钥、Gas费提示,头都大了,再打开“抹茶交易所”,新币发行页面刷新出“已售罄”的红色字样,弹窗里跳出“恭喜您成功抢到0.0001个MOC”的提示——这抢到的“零头”,还不够我买一包好抹茶的钱。

“冲不了币”的真相:当泡沫戳破时
直到某天,群里突然炸了锅。“抹茶交易所崩了!”“我的币提不出来!”“客服呢?人呢?”原来,那个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抹钱钱包”和“抹茶交易所”,根本就是个“空气项目”——没有实体支撑,没有技术团队,只是靠拉人头、炒概念圈钱,卷款跑路了。
小李在群里哭诉:“我投了20万,现在连平台都打不开了!”小王则沉默不语,后来听说他不仅亏光了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
而我那碗精心冲泡的抹茶,早已凉透,看着碗里沉底的茶渣,我突然明白:真正的抹茶,需要耐心研磨、静心冲泡,才能品出回甘;而所谓的“抹茶冲币”,不过是披着茶皮的投机骗局,用“一夜暴富”的诱惑,收割着那些急于求成的人。
“冲币”冲得动的是贪婪,却冲不散现实的泡沫;而抹茶,冲得开的是清香,却冲不进被欲望蒙蔽的心。
回归本质:比“冲币”更重要的,是“冲”一杯好茶
后来,我重新拿起茶筅,用85度的温水慢慢冲泡那抹茶粉,茶筅在碗中划出“S”形的轨迹,泡沫渐渐丰盈,像一朵初绽的绿菊,轻抿一口,先是微苦,接着是淡淡的甘甜在舌尖蔓延,最后是满口生津的清香。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生活里真正值得“冲”的,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币”,而是眼前这杯实实在在的茶;真正值得期待的,从来不是“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日复一日的踏实与沉淀。
就像抹茶需要时间沉淀出风味,人生也需要耐心“冲泡”——认真工作、用心生活、学习成长,这些才是让我们“回甘”的“真币”,至于那些披着各种外衣的投机陷阱,或许我们该学学那碗抹茶:凉了就倒掉,别让苦涩的茶渣,污染了生活的清香。
下次再有人说“抹茶冲币”,你可以笑着回答:我这杯抹茶,只冲生活,不冲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