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两只聚焦“沪深港通”的跨市场指数——中证沪深港互联互通中国50指数与中证沪深港互联互通中国50红利聚焦指数。这一举措恰逢沪深港通机制持续深化、跨市场投资
需求升温的关键阶段,为投资者布局内地与港股核心资产提供了全新的指数工具。在A+H市场联动性增强、高股息资产受关注的背景下,两只新指数的发布将如何影响普通投资者的配置选择?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一、市场背景:沪深港通成配置主渠道,高股息资产受青睐
近年来,沪深港通已成为内地与港股市场
互联互通的核心纽带,截至2025年10月,沪深港通累计成交额突破80万亿元,北向资金
持有A股市值超2.8万亿元,南向资金
持有港股通标的市值超1.6万亿元,跨市场投资已成为主流配置方式。
从市场趋势看,两大特征支撑新指数的发布:
一是核心资产配置
需求提升:随着A股与港股市场的联动性增强,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跨市场布局“中国核心资产”,但直接筛选两地优质标的存在门槛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二是高股息资产热度升温:2025年以来,市场波动加大,高股息、低波动的资产成为避险与收益的“双优选择”,中证红利指数
年内涨幅超8%,显著跑赢宽基指数
,高股息策略的配置价值持续凸显。
同时,政策层面也在持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2025年8月,沪深港通标的扩容,新增港股通标的超100只,进一步拓宽了跨市场投资的覆盖范围,为指数选取优质样本提供了更丰富的基础。
二、指数核心解析:跨市场选核心,红利策略做聚焦
两只新指数均以沪深港通标的为样本池,通过不同筛选逻辑,分别覆盖“中国核心资产”与“高股息核心资产”,满足不同投资需求。
1. 中证沪深港互联互通中国50指数:跨市场选核心,覆盖两地龙头
该指数以沪深港通标的为样本空间,从A股(沪股通、深股通)、港股(港股通)中,选取总市值大、流动性好、经营稳健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成份股,涵盖腾讯控股、贵州茅台、中国移动、阿里巴巴-SW等两地核心龙头,全面反映沪深港通渠道下中国核心资产的整体表现。

其编制特点突出“核心性”与“跨市场”:
● 样本筛选:以总市值、日均成交额为基础指标,同时结合ROE、营收增速等财务指标,确保成份股是两地市场的“基本面优质+流动性充足”标的;
● 市场分布:成份股中A股与港股的权重相对均衡(A股占比约55%,港股占比约45%),覆盖消费、科技、金融、能源等核心行业,既包含A股的消费、制造龙头,也纳入港股的互联网、新经济企业,实现跨市场资产的多元化覆盖;
● 流动性:成份股平均总市值超3000亿元,近一年日均成交额超50亿元,高流动性有效适配大资金配置需求。
2. 中证沪深港互联互通中国50红利聚焦指数:核心资产+高股息,兼顾收益与稳健
该指数同样以沪深港通标的为样本池,在中证沪深港互联互通中国50指数的成份股基础上,进一步筛选股息率高、分红稳定的50只证券,重点覆盖长江电力、中国神华、汇丰控股、中国移动等高股息龙头,旨在反映沪深港通渠道下高股息核心资产的表现。

其核心优势是“核心资产+红利策略”的双重属性:
● 红利筛选:通过近3年平均股息率、分红支付率、分红连续性等指标,从核心资产中筛选高股息标的,既保留了核心资产的基本面优势,又叠加了红利策略的收益与抗波动属性;
● 收益特征:截至2025年10月,该指数的近3年平均股息率达4.2%,显著高于中证沪深港互联互通中国50指数的2.1%,在市场波动期能提供更稳定的分红收益;
● 行业分布:成份股集中于公用事业、能源、金融等分红稳定的行业,同时也包含部分分红能力强的消费、科技企业,平衡了行业分散度与股息收益。
三、投资价值解读:为普通投资者提供跨市场配置新工具
两只新指数的发布,为普通投资者参与跨市场投资提供了更精准、低门槛的选择,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解决跨市场选股难题,一键布局中国核心资产
普通投资者直接参与港股投资,往往面临开户流程复杂、汇率波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单独投资A股,又难以覆盖港股的新经济、互联网等优质标的。两只新指数通过科学筛选,将两地核心资产(或高股息核心资产)整合为一个指数,投资者无需单独研究两地个股,通过跟踪指数即可实现“一键配置中国核心资产”,大幅降低了跨市场投资的门槛。
2. 适配不同风险偏好,满足多元配置需求
● 对于追求长期增长、希望覆盖两地核心资产的投资者,中证沪深港互联互通中国50指数是跨市场配置的“基础盘”,既能分享A股消费、制造的成长红利,也能参与港股互联网、新经济的复苏机会;
● 对于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中证沪深港互联互通中国50红利聚焦指数则是更优选择,在核心资产的基本面支撑下,叠加高股息带来的稳定现金流,在震荡市中具备更强的抗跌性。
3. 提供清晰的投资基准,辅助跨市场策略执行
指数的表现可直观反映两地核心资产(或高股息核心资产)的整体趋势,投资者通过跟踪指数走势,能更清晰地把握跨市场资产的景气变化,避免因单一市场的波动而误判整体趋势。同时,指数成份股的定期调整(每半年调整一次)会及时纳入新的核心资产、剔除基本面走弱的标的,确保投资标的的时效性。
结语
中证沪深港互联互通中国50指数与中证沪深港互联互通中国50红利聚焦指数的发布,是资本市场适配跨市场投资需求的重要举措。在沪深港通机制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两只指数既整合了两地核心资产的优质标的,又通过红利策略满足了稳健配置的需求,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更高效的跨市场配置工具。
对于投资者而言,可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与配置需求,选择对应的指数产品(未来可能推出ETF、指数基金等):若希望覆盖两地核心资产、追求长期成长,可关注中证沪深港互联互通中国50指数;若倾向于稳健收益、看重分红,中证沪深港互联互通中国50红利聚焦指数则更适配。理性看待跨市场投资的风险与收益,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工具,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核心资产的长期价值。
风险提示:本文仅为指数解析与行业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网络公开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