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以太坊通过“合并”(The Merge)成功从工作量证明(PoW)机制转向权益证明(PoS)机制,这不仅是以太坊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其能耗大幅降低、可扩展性持续改进的新篇章,正如重大的技术变革往往伴随着社区分歧与生态探索一样,“合并”也催生了一系列的分叉项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被社区广泛称为“以太坊PoW分叉”或“以太坊经典2.0”等的项目,有时也被简称为“Che分叉”(这里的“Che”可能源于早期社区讨论或特定分叉项目的名称缩写/昵称,需注意并非官方唯一指代,但可以理解为指向这类PoW分叉的集合概念),这些分叉的出现,反映了以太坊社区内部对于共识机制、去中心化理念以及未来发展路径的不同理解和愿景。
“合并”与PoW的落幕:分叉的导火索
“合并”的核心是废弃了原有的PoW共识机制,转而依赖验证者质押ETH来生成新区块和达成共识,这一转变虽然解决了以太坊长期以来被诟病的能耗问题,并为其后续通过分片等技术进一步提升性能铺平了道路,但也引发了部分社区成员的担忧和不满。

这部分成员认为:
- PoW的去中心化精神:PoW作为一种历经考验的共识机制,其安全性依赖于分布式矿工的算力竞争,具有更强的抗审查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他们认为转向PoS后,验证者的门槛(需要质押32个ETH)可能导致中心化风险, wealthy 的个体或机构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 矿工的生计:PoW机制下,全球大量矿工投入巨资购置矿机,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合并”使得这些矿机在以太坊主网上瞬间失去价值,他们的生计面临严峻挑战,维护一条PoW的以太坊链,成为了这部分群体的迫切需求。
- 对以太坊基金会决策的质疑:一些社区成员认为“合并”的推进过程过于中心化,以太坊基金会的决策权重过大,忽视了社区中不同声音。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在“合并”完成前后,多个旨在延续以太坊PoW精神的分叉项目被提出和启动,最知名的一个是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曾在2016年命名的“以太坊经典”(Ethereum Classic, ETC),但ETC本身是2016年因“The DAO”事件从原以太坊链分叉而来,并非此次“合并”的直接产物,此次“合并”后的PoW分叉,更多的是一条新的、基于以太坊“合并”前最新区块(通常是伦敦升级后的版本)重新激活PoW共识的链,其代币有时被社区非正式地称为“ETC2”或“ETHPoW”,而“Che分叉”可能是某个特定分叉项目或对这些分叉的泛称之一。

“Che分叉”的愿景与挑战
这些所谓的“Che分叉”(或其他PoW分叉)项目,其核心愿景是:

- 继承以太坊的PoW基因:保持与以太坊主网在“合并”前的状态同步,继续使用PoW共识机制,确保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 为矿工提供新家园:让原有的以太坊矿工能够无缝迁移到新的链上继续挖矿,维护其经济利益。
- 成为“真正的以太坊”:支持者认为,这条链才是继承了以太坊最初白皮书中去中心化、抗审查精神的“正统”以太坊。
这些PoW分叉项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社区与开发者支持不足:绝大多数以太坊开发者和社区成员都支持“合并”和PoS的方向,认为这是以太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PoW分叉缺乏核心开发团队的有力支持和广泛的社区共识。
- 安全性存疑:PoW的安全性依赖于算力的支撑,分叉后的链由于社区规模小,算力可能远不及以太坊主网(PoS),更容易受到51%攻击等安全威胁,导致交易被双花,链上资产面临风险。
- 生态与基础设施缺失:尽管分叉链可以复制以太坊主网的账本状态(在“合并”那一刻),但它无法复制以太坊主网庞大的生态系统,包括DeFi、NFT、DAO等应用的开发者、用户、流动性以及交易所、钱包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大多数项目方和用户都选择留在更具活力和更安全的以太坊PoS链上。
- 代币价值与经济模型:分叉链的代币(如ETHPoW)缺乏内在价值支撑和强大的应用场景,其价格波动极大,长期投资价值受到广泛质疑。
生态的多元与选择
以太坊“合并”后的分叉浪潮,虽然未能撼动以太坊PoS主网的主流地位,但它也客观上展现了区块链世界的多元性和社区的探索精神,它促使人们重新思考:
- 共识机制的本质:PoW和PoS各有优劣,没有绝对完美的共识机制,选择何种机制取决于项目对安全性、去中心化、可扩展性、能耗等多方面目标的权衡。
- 去中心化的边界:如何在提升效率和可扩展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去中心化特性,是所有公链项目都需要持续探索的难题。
- 社区治理的重要性:重大技术变革需要充分的社区讨论和共识,否则容易引发分裂。
对于用户而言,这次分叉也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学习的机会,理解了分叉的原理、风险以及不同区块链项目背后的价值观,市场用脚投票,绝大多数用户、开发者和资产都留在了以太坊PoS主网,使其继续作为全球第二大区块链平台稳健发展,而那些PoW分叉项目,则更多地成为了特定社区的小众实验或历史注脚,它们的存在本身,也为以太坊乃至整个区块链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以太坊合并后分叉”(包括所谓的“Che分叉”)是以太坊发展历程中的一段插曲,它未能改变以太坊PoS的大方向,但却深刻反映了社区内部对于区块链核心价值的多元思考,以及去中心化生态在面对变革时的韧性与复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