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区块链应用蓬勃发展的今天,各类代币层出不穷,MONAD币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伴随着代币的使用和交互,一个潜藏的风险点时常被用户忽视,那就是“无限授权”(Infinite Approve)风险,本文将聚焦MONAD币,深入探讨其无限授权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并提醒用户如何规避。
什么是“Approve”(授权)?
在ERC-20等代币标准中,approve函数是一个核心机制,它允许代币持有者授权(批准)另一个地址(通常是某个智能合约,如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贷平台等)可以动用其指定数量的代币,当用户想在某个DEX用MONAD币交换其他代币时,需要先调用approve函数,授权DEX合约可以操作其账户中的MONAD币。

“无限授权”(Infinite Approve)的含义与常见场景
“无限授权”特指用户在调用approve函数时,将授权数量设置为最大值,在以太坊中通常是2^256 - 1,通常表示为uint256(-1)或type(uint256).max。
一些用户或应用场景可能会习惯性地使用无限授权,
- 便利性考虑:避免每次交易前都要重复授权,尤其是对于高频交易用户。
- 应用要求:某些早期的DeFi协议或钱包应用可能默认或推荐使用无限授权以简化操作。
- 对协议信任:用户完全信任接收授权的协议方,认为其不会滥用权限。
MONAD币无限授权的潜在风险

尽管无限授权在某些情况下看似方便,但对于MONAD币持有者而言,这无异于将代币安全的大门敞开,风险巨大:
-
合约漏洞或恶意行为:如果用户授权的智能合约存在安全漏洞,或者其开发团队怀有恶意,他们可以利用这无限授权,随时转移走用户MONAD币账户中的所有MONAD币,而无需再次获得用户许可,一旦发生,用户将面临直接且巨大的财产损失。
-
钓鱼攻击的温床:攻击者可能会创建虚假的MONAD币相关应用(如虚假的DEX、钱包、游戏等),诱导用户进行无限授权,一旦用户授权,攻击者便能瞬间卷走其所有MONAD币,这种攻击往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普通用户难以分辨。
-
授权难以撤销:即使用户意识到风险并想要撤销授权,在很多情况下,撤销无限授权并非易事,标准的
approve函数并不能直接减少已授权的额度,而需要先调用approve(0, address)将授权额度清零,然后再重新授权所需的额度,这个过程如果操作不当,或者在某些复杂合约场景下,可能存在风险或疏漏。
-
内部人员风险:即使是看似可信的项目方,其内部也可能出现道德风险或被黑客攻破,拥有无限授权意味着项目方内部人员(如果权限足够)有能力挪用用户资金,这对用户来说是不可控的。
-
跨协议风险:用户在一个协议对MONAD币进行了无限授权,如果该协议与其他协议有交互,且交互过程中权限被不当传递或利用,也可能导致MONAD币在其他协议中面临风险。
如何规避MONAD币无限授权风险?
面对上述风险,MONAD币用户应采取以下措施保护自己的资产安全:
-
遵循最小权限原则:这是最核心的原则,永远不要进行无限授权,每次授权时,只授予当前交易或交互确有必要的代币数量,如果只想交换100个MONAD币,就授权100个,或者稍微多一点(如105个)以应对滑点等,但绝不授权全部。
-
使用支持“精确授权”的工具:许多现代DeFi协议和钱包已经意识到无限授权的风险,并提供了“精确授权”(Exact Approve)或“按需授权”(Per-Transaction Approval)的功能,用户应优先选择这类工具进行交互。
-
定期检查授权记录:定期通过区块链浏览器或专门的DeFi安全工具(如Token Approve Checker等)检查自己MONAD币的授权记录,及时发现并撤销不必要的或过期的授权。
-
谨慎授权给未知或新项目:对于不熟悉、信誉不佳的MONAD币相关项目,切勿轻易进行授权,更不要进行无限授权,在授权前,务必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尽职调查。
-
理解合约代码:如果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在授权前,尽量阅读和理解目标智能合约的代码,特别是与
approve函数相关的逻辑,确保其行为符合预期。
MONAD币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密资产,其应用前景值得期待,但用户的安全意识同样至关重要。“无限授权”看似是便利的捷径,实则是通往资产损失的危险捷径,每一位MONAD币持有者都应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时刻保持警惕,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审慎管理自己的代币授权,确保自己的数字资产安全,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DeFi的世界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你的资产安全,始于每一次谨慎的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