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三大指数震荡走低,通信、能源金属、军工等板块逆势走强,芯片产业链波动加大。
细分来看,存储芯片领域受益于涨价潮再度上攻,上游半导体设备ETF(561980)高开低走、午盘收跌1.20%;成份股方面涨跌互现,中船特气、天岳先进涨超4%,神工股份、华海诚科、南大光电
涨超3%,晶瑞电材、海光信息等跟涨,寒武纪、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弱势调整。
资金面数据显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近两日累获净申购约1755万,显示或有资金正借调整布局。利好层面,半导体材料与部分设备股此次上涨,或有两存市场持续涨价有关。
【两存价格周期和创新周期共振】
据路透社报道,三星电子本月已将服务器芯片价格上调30%至60%,大幅高于9月水平。此前,闪存龙头闪迪11月也大幅调涨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
中信建投
指出,近期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持续涨价,或主要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AI驱动需求爆发,二是产能转向更先进技术升级。
TrendForce预计四季度NAND Flash 价格将持续上涨;明年DRAM产业资本支出有望同比增长14%到613亿美元,NAND产业资本支出则有望增长5%到222亿美元。
展望2026年,兴业证券指出,存储领域迎来“价格周期”和“产品迭代周期”共振,资本开支有望超预期高斜率增长,或带动设备公司订单持续增长。

从产业链角度看,半导体设备属于存储芯片的上游领域。存储芯片不管是因为供需失衡持续上调涨价,还是转向先进制程升级,上游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需求均会受益,从而提升订单量、加速产业链国产化推进。
【缩量下跌的科技板块还能迎来大B浪反弹吗?】
11月以来,沪指在4000点附近持续窄幅震荡,大科技多个板块缩量下跌。
对此,国投证券指出,虽然均线系统等趋势指标仍呈多头排列,但从价值中枢或缠论结构的角度观察,目前位置已积累了一定的调整压力。
从行业层面看,中证TMT板块的成交金额占比继续回落,目前已低于先进制造板块。从量能水平与波浪结构来看,TMT板块成交额较高点已萎缩约65%,期间经历了两轮较为清晰的调整,技术上或已具备一定的修复条件。
对于后市,该机构认为,一旦市场风险偏好再度回暖,经历充分调整的科技板块,有望迎来真正的大B浪反弹。

国投证券也认为,10月至今科技内部投资已经明显分化;从2012年至今的平均表现看,科技板块跨年超额特征比较明确,意味着科技风格容易在四季度相对跑输,而跨年期间及次年初表现较好。从眼下逻辑信号层面,当前A股科技行情依赖全球AI产业趋势和美股科技映射,需关注海外降息与科技巨头财报的重要信号。
【机构:AI浪潮下,半导体国产替代大趋势】
中长期角度来看,兴业证券认为,AI浪潮下,算力和高性能存储国产替代仍需较长时间和较大投入去追赶,因此针对国内先进工艺的资本开支不必悲观,有望继续支撑行业资本开支维持较高水位;坚定看好半导体晶圆制造、设备、材料、零部件国产替代大趋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9年,中国的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425.37亿元激增至13,367.92亿元。开源证券也认为,随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链各重要环节技术的不断成熟,国产AI芯片厂商将迎来关键发展机遇。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标的指数中“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含量约90%,权重聚焦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中芯国际、寒武纪、海光信息、南大光电等设备、材料和集成电路设计龙头,前十大集中度高达78%,高弹性特征较为突出。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半导体设备与材料是整个芯片产业链的“卖铲子”环节,价值量较高。目前国家大基金三期已经重点投向关键半导体设备领域,新五年规划也重点强调要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坚,相关板块或有望持续受到市场与政策重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