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太坊挖矿”是显卡市场绕不开的热词,高端显卡一卡难求,价格飞涨,而许多原本定位中低端的显卡,也因其不错的挖矿性能(尤其是针对以太坊的Ethash算法),成为了矿工们“丰俭由人”的选择,随着以太坊正式完成“合并”(The Merge),转向权益证明(PoS)机制,GPU挖矿时代宣告终结,那些曾经为“以太坊低端显卡”带来短暂高光的矿机,一夜之间失去了价值,这些曾经的“挖矿利器”——以太坊低端显卡,如今面临着怎样的境遇,又将何去何从?
昔日“以太坊低端显卡”的辉煌与落寞
在以太坊PoW时代,对显卡的核心需求在于大显存和较高的性价比,虽然高端显卡如RTX 3080、3090等凭借其强大的算力和大显存成为矿工追逐的焦点,但并非所有矿工都能负担得起,一些定位中低端的显卡,凭借其相对低廉的购入成本和尚可接受的挖矿效率,在矿机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
代表型号回顾:例如NVIDIA的GTX 1660 Super、GTX 1650 Super、RTX 2060(部分时期),AMD的RX 580、RX 570、RX 5500 XT等,这些显卡通常拥有6GB至8GB不等的显存,对于运行Ethash算法的以太坊挖矿来说,显存大小是关键,而算力则决定了收益高低,它们以较低的门槛,让更多中小型矿工能够参与进来,也推动了这些显卡在二级市场的流通和价格上涨。
-
“合并”的冲击:2022年9月,以太坊“合并”完成,PoW机制被PoS取代,这意味着,依赖GPU算力进行“挖矿”获取ETH的方式成为历史,一夜之间,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以太坊矿机停机,显卡市场需求断崖式下跌,那些曾经炙手可热的“以太坊低端显卡”,其价值也随之一落千丈,大量二手显卡涌入市场,导致价格崩盘,远低于其原始购入价。

后挖矿时代:低端显卡的重新定位与挑战
“以太坊”的标签虽已褪去,但这些低端显卡本身作为计算硬件的功能并未消失,它们的价值回归,需要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用户群体。

-
主要挑战:
- 产能过剩与价格战:挖矿热潮催生了大量的显卡生产,叠加矿卡集中抛售,导致当前显卡市场(尤其是中低端)供大于求,无论是新卡还是二手卡,都面临着巨大的价格压力。
- 性能瓶颈:定位低端意味着它们在游戏、专业设计等高负载应用中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对于追求高画质、高帧率的游戏玩家来说,吸引力有限。
- 矿卡隐患:大量涌入市场的二手矿卡,其使用强度大、寿命未知,普通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心存疑虑,担心稳定性和寿命问题。
- 新竞品的冲击:随着CPU集成显卡性能的提升以及入门级独立显卡的更新换代,低端显卡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
新的机遇:
- 入门级游戏玩家的“福音”:对于预算有限、只想体验一些对配置要求不高的主流网游或老旧单机游戏的玩家来说,这些低价位的低端显卡(无论是新卡还是成色好的二手卡)无疑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它们可以满足基本的图形输出需求,实现“玩游戏”的愿望。
- 家庭影音与轻度生产力工具:在家庭HTPC(家庭影院电脑)搭建、高清视频解码、轻度图片编辑、办公多屏显示等应用场景下,低端显卡的低功耗和基本图形性能足以应对。
- DIY入门与学习实践:对于电脑DIY新手来说,选择一块价格低廉的低端显卡进行装机练习,即使操作失误造成损失,也在可接受范围内,降低了入门门槛。
- 特定算法的加密货币挖矿(其他币种):虽然以太坊挖矿结束,但仍有部分其他小型加密货币采用PoW机制,且对显卡算力要求不高,显存大小也不是唯一标准,一些低端显卡可能在挖这些“小币种”还有一定残值,但整体市场空间和收益已大不如前。
- AI计算与边缘计算的潜力:虽然非常有限,但在一些对算力要求不高的轻量级AI模型推理、边缘计算节点等场景,这些低端显卡或许能找到用武之地,但这需要特定的应用生态支持。
购买建议与未来展望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如果考虑购买曾经的“以太坊低端显卡”,需要擦亮眼睛:
- 明确需求:清楚自己的主要用途是玩什么游戏,还是用于办公影音,避免为不必要的性能买单。
- 优选新卡: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全新且提供官方质保的低端显卡,规避矿卡风险。
- 谨慎挑选二手卡:若选择二手,务必仔细检查显卡外观、散热风扇状态,尽量选择有个人一手来源或信誉良好的商家,并保留交易凭证。
- 关注功耗与散热:低端显卡虽然功耗不高,但也需保证机箱散热良好,避免因过热影响稳定性。
展望未来,随着挖矿潮的彻底退却,显卡市场将回归理性,供需关系会逐渐平衡,低端显卡将更多地回归其本质定位——满足主流用户的基础图形需求和入门级应用,厂商也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策略,推出更符合当下和未来应用场景的入门级产品,而那些曾经的“以太坊低端显卡”,将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在新的赛道上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或成为入门玩家的敲门砖,或沉淀于特定的应用场景,书写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