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风电行业分析报告:大型化引领,国内外共振开启高景气周期

芝麻大魔王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风电作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在“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调整的驱动下,正进入“大型化、深远海、全球化”的新发展阶段。本报告结合最新行业数据与项目动态,从行业周期、国内深远海布局、海外市场拐点及盈利修复等方面,全面剖析风电行业的投资逻辑与增长机遇。

2025年风电行业分析报告:大型化引领,国内外共振开启高景气周期


一、行业周期:大型化引领,2025年装机量有望突破110GW

1.1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进入新增长周期

“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正式迈入“大基地时代”与“平价时代”,政策端持续加码清洁能源发展,市场端需求加速释放。大基地项目与海上风电的协同推进,推动国内风电装机量连续创历史新高。从行业周期规律看,风电行业与五年规划呈现显著共振特征,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叠加“十五五”规划预期前置,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装机高峰,预计2025年国内风电装机量将突破110GW,实现跨越式增长。

1.2 招标与核准量高增,奠定高景气基础

招标市场的火爆为装机量增长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国内风机招标量达146.7GW,同比大幅增长70.8%,其中陆风招标量99.2GW、海风招标量47.5GW,均创历史峰值。核准端同样表现强劲,2024年国内风电项目核准量135.7GW,同比增长102%,陆风与海风核准量分别为100GW和35.7GW,充足的项目储备为后续装机落地提供保障。2025年Q1风电主机国内公开招标容量延续高位,同比保持增长,进一步验证行业高景气度。

1.3 大型化降本增效,成为行业核心主线

平价时代背景下,“大型化”是风电行业降本增效的核心路径。主机厂通过提升风机单机容量,显著降低单位成本与销售价格——过去五年内,陆风风机销售均价近乎腰斩,从3427元/KW降至2404元/KW,平均成本同步下降至2292元/KW。截至2024年,新增陆风风机平均容量达6.3MW,海风风机平均容量更高达11.3MW,大型化不仅提升发电效率,还降低了单位千瓦的运维成本与土地/海域占用成本,推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改善。

二、国内市场:深远海项目加速落地,开工节奏提速

2.1 深远海成海风发展重点,项目储备超128GW

随着近海资源开发趋近饱和,深远海成为我国海上风电的主要增长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省市可见的深远海项目规模约128.3GW,其中广东、山东、浙江等沿海省份为主要布局区域。浙江省规划六大深远海海上风电场区,总容量达2800万千瓦,分布于舟山、宁波、台州和温州外海;山东省深远海风电规划总量20GW,“十四五”期间预计推进9GW;广东省则开展16GW国管海风项目优选,8GW示范项目已进入前期工作,庞大的项目储备为海风装机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2.2 多地项目密集开工,建设进度超预期

2025年以来,国内深远海项目进入密集开工期。浙江温州平阳1号深远海项目(600MW)计划2025年10月首台基础施工,2026年12月全容量并网;华能山东半岛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于2025年4月启动海上主体工程建设,年内即可建成并网;华电丹东东港一期深远海项目(1GW)已完成EPC总包工程招标,2025年开工建设并于2027年建成并网。此外,上海、福建、海南等地的深远海示范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从规划到落地的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三、海外市场:2026年装机拐点显现,风电出海加速

3.1 海外海风项目进入收获期,2025年并网5-6GW

全球海风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5年中国大陆以外海风项目有望新增并网5-6GW。欧洲作为海外海风主力市场,多个大型项目进展顺利:英国Dogger Bank A项目(1235MW)4月风机安装过半,苏格兰Moray West项目(882MW)已实现并网,德国He Dreiht项目(960MW)完成首台风机吊装。亚太地区同样表现活跃,中国台湾大彰化2b&4项目(920MW)部分并网,韩国、越南等国的海风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3.2 FID与开工量激增,2026年装机有望翻倍

投资端与建设端的数据印证海外市场的高增长潜力。2025年以来(截至8月底),中国大陆以外海风场址新增FID(最终投资决策)规模约8.0GW,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7.0GW;新增开工规模达12.4GW,较2024年的9.6GW增长29.2%,其中欧洲地区因政策支持与资源优势,新增开工项目占比超70%。结合项目建设周期判断,2026年海外海风装机量有望实现翻倍增长,突破10GW大关,迎来确定性拐点。

3.3 头部企业加速海外布局,产能落地提速

国内风机制造龙头纷纷加大海外产能投入,以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明阳智能计划在苏格兰建设英国首个全产业链一体化风电机组制造基地,总投资15亿英镑(约142.10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海上与漂浮式风电机组制造工厂,2028年底实现首批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与本地化运维服务优势。此外,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企业也在欧洲、东南亚等地探索合作模式,海外业务占比逐步提升。

四、盈利修复:风机价格趋稳,企业盈利能力回升

4.1 价格战缓解,风机中标价格理性回归

2023年底行业“自律公约”签订后,风机低价竞争态势得到显著抑制,叠加招标规则优化与需求端强支撑,风机中标价格逐步回暖。以陆风风机为例,不含塔筒的中标价格从2023年低点逐步回升,2025年上半年稳定在2200-2400元/KW区间,含塔筒价格同步回升至2600元/KW左右,价格的企稳为行业盈利修复创造了前提条件。

4.2 头部企业盈利改善,毛利率净利率双升

2025年以来,风电整机行业盈利能力显著回暖。从头部企业数据看,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三一重能、运达股份2025年H1毛利率较2024年平均提升3-5个百分点,净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一方面得益于风机价格回升,另一方面大型化带来的成本优化效果逐步显现,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单位制造费用,行业整体从“以价换量”转向“量价齐升”的良性发展轨道。

五、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5.1 投资建议:聚焦三大细分方向

风电行业正处于国内外需求共振的高景气周期,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三大细分方向:

海风龙头:受益于深远海项目加速落地,海缆、桩基、塔筒等环节需求爆发,推荐东方电缆(国内海缆龙头,持续中标大订单)、海力风电(海风桩基与塔筒领军企业);

风电零部件:大型化趋势下,高附加值零部件需求增长,推荐新强联(风电轴承国产替代先锋)、金雷股份(风电主轴龙头)、中材科技(国内最大风电叶片制造商)、大金重工(桩基与塔筒头部企业);

风机龙头:受益于装机量增长与盈利修复,推荐金风科技(全球风机整机龙头)、明阳智能(大型海上风机领先制造商)。

5.2 风险提示

1. 规划不及预期风险:若“十五五”规划中风电重要性下调,可能影响行业长期发展节奏;

2. 出口政治风险:国际贸易壁垒增加可能阻碍风电企业出海进程;

3. 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下行导致用电量增速放缓,进而影响新增装机需求;

4. 用海冲突风险:海上风电与航道、军事用海冲突缓解不及预期,延缓项目落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