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板块:TMT成盈利“主引擎”,内部分化初现
TMT板块(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在2025年三季报中延续高景气,成为拉动A股盈利增长的核心力量。从业绩表现看,电子、传媒行业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38.3%和37.4%,计算机行业增速超30%,仅通信行业(8.8%)增速相对较低,但仍保持正增长,主要受AI资本开支持续拉动。
细分领域呈现“硬件强、应用稳”的特征:AI硬件端,光模块、存储芯片、PCB等赛道受益于英伟达产业链需求爆发与数据中心建设加速,相关公司订单增速普遍超50%,胜宏科技等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速超600%;应用端,游戏、数字内容消费需求回暖,传媒行业内游戏公司三季度营收增速平均达18%,海外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成为重要增长极。
需警惕的是,科技板块内部分化已开始显现。部分通信设备
公司收入、利润增速出现高位回落,科创次新股估值回调幅度超20%,反映市场对“高估值但业绩未兑现”标的重新审视。未来,具备订单支撑、研发强度高(如科创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为创业板2.5倍)、海外竞争力强的科技企业,更能穿越估值波动周期。
二、周期板块:“结构性复苏”,有色金属
与非银金融领涨
2025年三季度周期板块业绩分化显著,呈现“资源类强、传统工业弱”的格局。上游资源领域,有色金属板块凭借产品价格上涨(如金价上行)与下游需求释放,成为周期股中的“领头羊”,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40%,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稀土企业增速均超100%,盛和资源更是突破700%;而非银金融行业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交投热度回升推动经纪业务、自营业务盈利改善,归母净利润增速跻身行业前列。
传统周期行业则表现平淡。煤炭、钢铁行业营收同比增速较2024年同期回落,煤炭企业受上游资源价格下跌影响,盈利承压;钢铁行业虽借助去年低基数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749.6%,但净利润规模仍仅为2020年高点的50%,距离全面复苏仍有差距。未来,周期板块的机会将集中在“政策支持+供需改善”领域,如“反内卷”政策下的战略中上游行业,以及受益于海外经济复苏的资源品种。
三、消费板块:“必选稳、可选分化”,静待政策发力
消费板块三季报业绩呈现“弱复苏”特征,内部分化进一步加剧。必选消费中,食品饮料行业虽整体面临盈利压力,但细分龙头凭借渠道下沉与产品创新,仍维持稳健增长;可选消费则分化明显,家电、家居板块受益于地产链边际改善,部分龙头营收、净利润双增;而商贸零售、纺织服饰行业受终端需求疲软影响,盈利持续下滑。
从关键指标看,消费板块的复苏仍受制于居民收入预期。10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2%,虽连续6个月扩大,但仍处于相对低位,反映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不过,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已现,促消费政策落地与消费场景创新(如宠物经济、游戏娱乐)有望为消费板块注入新动能。后续可重点关注成本优势突出、全球化布局完善的消费龙头,以及政策支持的服务消费领域(如社会服务)。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