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线集运期货(以下简称“欧线期货”)作为航运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典范,备受市场关注,许多投资者和行业人士在了解其交易规则、市场表现的同时,也对其“出身”——即最初在哪个交易所上市交易——产生了好奇,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的一段重要历程。
欧线集运期货在上市之初,以及当前,都是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期所,SHFE)的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期能源,INE)挂牌交易的。 它并非“之前属于”某个交易所,然后才转移到现在的交易所,而是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上期能源紧密相连。

这里可能存在一些误解,需要厘清:
-
“欧线集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集运”公司股票: 首先要明确,欧线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期货合约,而非某个集运上市公司的股票,它不会在股票交易所(如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

-
上期所与上期能源的关系: 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期所)是我国四大期货交易所之一,主要上市交易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能源化工等期货品种,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期能源)是上期所于2015年设立的子公司,旨在承载我国原油等特定品种的国际化战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上期能力拥有独立的交易、结算、交割体系,但其品种战略与上期所一脉相承,部分创新品种或特定品种会在上期能力挂牌。
-
欧线集运期货的“出生地”: 欧线集运期货是上期能力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实体经济,助力航运价格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该品种于2023年8月18日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其合约标的为欧洲航线(地中海航线、美西航线各占一定权重)的集装箱运价指数(通常参考SCFI指数或其编制的欧线指数)。

从上市交易的第一天起,欧线集运期货就是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期能源)进行交易的,它并非从一个交易所“转场”到另一个交易所,而是自诞生就根植于上期能力这片创新的土壤。
为什么选择在上期能力上市?
选择上期能力而非上期所其他板块或交易所,主要有以下考量:
- 品种特性匹配: 欧线期货属于航运类金融衍生品,与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上期能力在能源化工类衍生品的设计、风控、国际化运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 国际化定位: 上期能力承担着部分国际化品种的上市任务,欧线期货作为连接中国与全球航运市场的重要工具,其国际化属性与上期能力的定位相符。
- 监管与风险控制: 上期能力作为上期所的子公司,拥有成熟的监管体系和风险控制框架,能够确保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
欧线集运期货自2023年8月18日上市以来,一直是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期能源)进行交易的,它并非“之前属于”其他交易所,而是我国衍生品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创新航运金融工具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其“归属”自始至终都是上期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其交易所在哪个市场,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交易规则、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利用其进行风险管理或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