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以太坊的加密寒冬与公链之王的淬炼之路

芝麻大魔王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2018年,对于全球加密货币市场而言,无疑是充满寒意与挑战的一年,在经历了2017年超级牛市的一飞冲天后,市场迎来了漫长的“加密寒冬”,比特币价格从近2万美元的高位断崖式下跌,整个加密货币总市值大幅缩水,在这场席卷市场的风暴中,作为当时市值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加密货币及最重要的智能合约平台,以太坊(Ethereum)也经历了其发展历程中极为关键且充满考验的一年。

2018,以太坊的加密寒冬与公链之王的淬炼之路

牛市的余温与寒冬的降临

2018年初,市场的狂热情绪尚未完全消退,以太坊价格在年初一度触及近1400美元的历史高点,人们对基于以太坊的DApps(去中心化应用)、ICO(首次代币发行)以及整个“以太坊生态”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无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试图通过以太坊网络实现融资和构建,以太坊似乎正站在通往“世界计算机”的快车道上。

盛极而衰是市场的常态,随着全球监管环境的趋严、市场投机情绪的退潮以及部分ICO项目的暴雷,泡沫被迅速刺穿,以太坊价格开启了漫长的下跌模式,年底时已跌至不足90美元,跌幅超过90%,币价的暴跌直接导致了整个以太坊生态的“失血”——项目融资困难,用户活跃度下降,开发者的热情也受到严重打击,ICO模式从风口浪尖迅速跌落,以太坊作为ICO主要平台的地位也随之动摇,这一年,以太坊和整个加密货币市场共同体会了从云端跌落的失落与迷茫。

2018,以太坊的加密寒冬与公链之王的淬炼之路

“公链之王”的困境与反思

尽管市场环境恶劣,但以太坊在2018年也并未停止其内在的建设与反思,这一年,以太坊社区面临的核心问题逐渐清晰:

  1. 可扩展性瓶颈:随着用户和应用的增多,以太坊网络日益拥堵,交易费用(Gas Fee)高昂,交易确认缓慢,这严重制约了DApps的大规模应用和用户体验,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桎梏。
  2. 安全性与监管挑战:ICO的乱象引发了全球监管机构对以太坊等平台的关注,部分国家开始出台针对加密货币及智能合约的监管政策,智能合约的安全漏洞问题也时有发生,给用户和项目方造成损失。
  3. 生态竞争加剧:尽管以太坊当时仍稳坐“公链之王”的宝座,但越来越多的新兴公链项目(如EOS、Tron、Cardano等)开始涌现,它们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可扩展性等问题,对以太坊的市场地位构成了潜在威胁。

面对这些困境,以太坊社区和核心开发团队并没有选择停滞或妥协,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分片(Sharding)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s)Plasma等第二层扩展方案(Layer 2)的研发和讨论被提上更为重要的议程,这些技术旨在通过将网络分割成多个并行处理的“分片”或通过将部分交易移至链下处理,来提升以太坊的交易吞吐量和降低成本,虽然这些大规模的升级方案在当时仍处于研发和测试阶段,但为以太坊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8,以太坊的加密寒冬与公链之王的淬炼之路

技术的沉淀与生态的重塑

在熊市的压力下,投机泡沫被挤出,市场回归理性,这对于以太坊生态而言,未尝不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许多缺乏实际价值和可持续商业模式的项目被淘汰出局,而那些真正专注于技术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则开始沉淀下来。

2018年,以太坊在底层技术的研发上持续推进。 Constantinople(君士坦丁堡)等多个硬分叉升级提案被提出和讨论,尽管一些升级计划因故推迟,但社区对协议持续迭代升级的决心未曾动摇,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概念开始崭露头角,虽然彼时的DeFi生态还非常早期,但为以太坊日后成为DeFi的绝对奠定了基础,一些早期的DeFi应用,如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借贷平台等,开始在以太坊上进行探索,为后续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以太坊社区对“去中心化”理念的坚守也在这年得到了体现,面对各种中心化、联盟化方案的挑战,以太坊社区始终强调去中心化对于网络安全和抗审查性的重要性,这种理念也为其赢得了大量开发者和用户的长期信任。

2018年的以太坊,是在寒冬中砥砺前行的一年,币价的暴跌和市场的冷清让行业经历了阵痛,但也正是这一年,以太坊社区深刻反思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加速了可扩展性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进程,并开始重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态,它失去了2017年的喧嚣与浮躁,却收获了技术的沉淀与社区的成熟,正是这段“淬炼”的经历,为以太坊在之后几年(尤其是2020年DeFi的爆发和NFT的兴起)再次崛起并巩固其“公链之王”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的寒冬,终将成为以太坊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见证了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区块链项目如何在逆境中积蓄力量,等待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