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太坊,从伦敦升级到万链归宗的蜕变之年

芝麻大魔王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2021年,对于以太坊(Ethereum)而言,是充满变革、争议与突破的关键一年,作为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s)的底层公链,以太坊在这一年不仅通过重大技术升级向“通缩”迈出重要一步,更在DeFi、NFT、GameFi等赛道的爆发中扮演了“基础设施”的核心角色,同时其向权益证明(PoS)的转型也进入倒计时,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

2021年以太坊,从伦敦升级到万链归宗的蜕变之年

“伦敦升级”引爆通缩预期,ETH价值逻辑重构

2021年8月5日,以太坊成功实施“伦敦升级”(London Hard Fork),此次升级的核心是引入EIP-1559(以太坊改进提案1559),彻底改变了以太坊网络的费用机制,在此之前,用户支付的交易费(Gas费)全部归矿工所有,导致网络拥堵时Gas费飙升;而EIP-1559引入了“基础费用”(Base Fee)机制,每一笔交易产生的部分费用将被销毁(burn),部分小费作为优先费(Priority Fee)归矿工所有。

这一变革直接催生了ETH的“通缩”属性:当网络活跃度高、交易量大时,销毁的ETH数量可能超过新发行的ETH,导致ETH总量减少,据Ultrasound.money数据,自EIP-1559实施以来,截至2021年底,以太坊网络已累计销毁超100万枚ETH,相当于流通量的约0.9%,尽管ETH尚未完全进入通缩状态(新发行量仍高于销毁量),但“销毁机制”改变了其“纯通胀”的叙事,让市场看到了ETH作为“数字黄金”的潜在价值存储属性,推动其价格在2021年11月创下历史新高近4900美元,市值突破5000亿美元。

DeFi与NFT浪潮中的“以太坊宇宙”

如果说技术升级是以太坊的“内功”,那么2021年DeFi和NFT的爆发则是其“外功”的集中体现,作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不可替代代币(NFT)的“底层操作系统”,以太坊凭借其成熟的智能合约生态和开发者社区,成为各类创新应用的“孵化器”。

2021年以太坊,从伦敦升级到万链归宗的蜕变之年

DeFi领域,2021年延续了2020年的热潮,且规模与复杂度大幅提升,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如Uniswap、Sushiswap的交易量屡创新高,借贷协议Aave、Compound的用户存款总额突破千亿美元,衍生品协议(如Synthetix)也探索出更多复杂金融工具,以太坊作为DeFi生态的“ gas 费支付货币”和“抵押资产”,其需求与DeFi生态的繁荣深度绑定,进一步巩固了其“金融公链”的地位。

NFT领域,2021年是“NFT元年”,而以太坊是绝对的核心平台,从数字艺术家Beeple的《每一天:前5000天》以6900万美元成交,到CryptoPunks、Bored Ape Yacht Club(BAYC)等头像系列成为文化符号,再到NBA Top Shot等体育NFT的流行,超过90%的NFT交易在以太坊或其Layer 2扩容网络上完成,NFT的爆发不仅吸引了大量新用户进入加密世界,也直接推高了以太坊网络的活跃度和Gas费,尽管一度引发“拥堵吐槽”,但客观上证明了以太坊在数字资产确权与交易上的不可替代性。

向PoS转型加速,“合并”前夜的关键准备

尽管以太坊在2021年风光无限,但其“可扩展性瓶颈”也日益凸显:高昂的Gas费和低吞吐量(每秒处理约15笔交易)限制了大规模应用的落地,为此,以太坊基金会早在2020年就宣布了从“工作量证明”(PoW)向“权益证明”(PoS)的转型计划,而2021年这一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2021年以太坊,从伦敦升级到万链归宗的蜕变之年

核心进展是信标链(Beacon Chain)的稳定运行与测试网验证,2020年12月上线的信标链已验证了PoS机制的有效性,2021年多个测试网(如Goerli、Sepolia)成功完成了“合并”(Merge)测试——即信标链与以太坊主网的融合,标志着PoS转型进入最后阶段,合并后,以太坊将不再依赖矿工挖矿,而是由验证者(持有ETH并质押的节点)维护网络安全,预计将使能源消耗减少99.95%,并大幅提升网络效率。

尽管合并最终在2022年9月完成,但2021年关于PoS的讨论、质押生态的构建(如Lido、Rocket Pool等质押协议兴起)以及社区对“质押即服务”(Staking as a Service)的探索,为这一历史性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争议与挑战:拥堵、高费与“以太坊杀手”的竞争

2021年,以太坊并非一帆风顺,持续的网络拥堵和居高不下的Gas费成为用户最大的痛点,尤其在NFT热销和DeFi高峰期,一笔简单转账的Gas费甚至超过50美元,引发了对以太坊“可扩展性”的广泛质疑,为此,Layer 2扩容方案(如Optimism、Arbitrum、zkSync)在2021年迎来快速发展,通过将计算移至链下、仅将结果提交至主链,大幅降低Gas费并提升交易速度,成为以太坊生态扩容的重要补充。

“以太坊杀手”(Ethereum Killers)如Solana、Cardano、Avalanche等公链在2021年强势崛起,它们凭借更高的性能(如Solana每秒处理数万笔交易)和更低的费用,吸引了开发者和用户的关注,尽管以太坊在生态成熟度和开发者社区上仍具绝对优势,但竞争压力促使以太坊生态加速了PoS转型和扩容步伐。

奠定“万链归宗”的基石

回望2021年,以太坊通过技术升级(EIP-1559)、生态繁荣(DeFi、NFT)和转型攻坚(PoS),不仅巩固了其作为“世界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更向行业展示了区块链技术从“金融工具”向“价值互联网”演变的巨大潜力,尽管面临拥堵、竞争等挑战,但以太坊在2021年奠定的技术基础和生态壁垒,为其后续的“合并”、分片扩容以及Web3时代的“万链归宗”叙事埋下了伏笔,这一年,以太坊不仅是一个加密货币,更是一个承载着去中心化未来的“生态系统”,其每一步探索,都在重塑数字世界的规则与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