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诞生,从白皮书到创世区块的早期历程

芝麻大魔王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以太坊(Ethereum)作为区块链2.0的标志性项目,其诞生并非一蹴而就的偶然,而是源于对比特币局限性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去中心化技术的无限畅想,要理解以太坊“最早怎么得到”,需要回溯到2013年末至2014年初那段充满理想主义与技术创新的萌芽期,从核心思想的诞生到初步的资源积累,再到技术框架的成型,一步步揭开这个革命性项目的起源之谜。

以太坊的诞生,从白皮书到创世区块的早期历程

思想的火种:从比特币到“可编程区块链”

2013年,19岁的程序员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对比特币的热爱已深入骨髓——他不仅是《比特币杂志》的联合创始人,更频繁撰文分析比特币的技术潜力,但与此同时,他敏锐地发现了比特币的“短板”:比特币的脚本语言功能有限,仅支持简单的交易逻辑(如支付地址、金额),无法实现更复杂的智能合约(如自动执行的协议、去中心化应用DApp)和可编程性,这让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构建一个“可编程的区块链”,让开发者能在其上自由搭建和部署各类应用?

这一想法最初在比特币社区引发了讨论,但比特币的核心开发者们更倾向于保持其“数字黄金”的定位,不愿大幅扩展其脚本功能,维塔利克选择另辟蹊径:他撰写了一份长达8页的《以太坊白皮书初稿》,首次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支持图灵完备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平台”的构想,这份初稿虽然尚未命名“以太坊”,但已勾勒出其核心愿景——让区块链从“货币工具”进化为“全球计算机”。

命名的灵感与团队的集结

“以太坊”(Ethereum)这个名字的诞生颇具偶然性,据维塔利克回忆,他在浏览科幻小说时,被“以太”(Aether)这一概念所吸引——在19世纪物理学中,“以太”曾被假想为光传播的媒介,象征着一种无处不在、支撑万物的基础,这与他想打造的“支撑去中心化应用运行的基础平台”不谋而合,Ethereum”一词便应运而生。

以太坊的诞生,从白皮书到创世区块的早期历程

思想需要团队落地,2014年初,维塔利克通过比特币社区结识了才华横溢的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Gavin Wood),当时加文是微软的高级研究员,对分布式系统有深入研究,他读完维塔利克的白皮书后,立刻被其“图灵完备智能合约”的理念震撼,并决定全职加入,加文后来成为以太坊的首席技术官(CTO),并编写了以太坊的核心实现语言——Solidity(一种专为智能合约设计的编程语言),极大降低了开发者构建DApp的门槛。

随后,以太坊团队逐渐壮大:联合创始人查尔斯·霍金森(Charles Hoskinson,后离开创立Cardano)、安东尼·迪伊奥罗(Anthony Di Iorio,负责早期资金与社区运营)、约瑟夫·卢宾(Joseph Lubin,后创立Consensys)等核心成员陆续加入,他们中有密码学专家、金融从业者、程序员,共同的目标是推动以太坊从“概念”走向“现实”。

众筹启动:全球社区的力量

开发一个区块链项目需要巨额资金,尤其是早期的研发、服务器租赁和社区推广,当时,比特币已通过“挖矿”实现了价值积累,但以太坊尚未诞生代币,缺乏资金支持,团队决定效仿比特币早期的“公平分发”模式,发起一场全球众筹。

以太坊的诞生,从白皮书到创世区块的早期历程

2014年7月,以太坊启动了为期42天的“以太币(Ether)预售”,众筹规则简单:参与者以比特币(BTC)兑换以太币,兑换比例约为1 BTC = 2000 ETH(早期价格极低,1 ETH仅售0.3-0.5美元),这次众筹吸引了全球数万名参与者,包括比特币爱好者、技术极客、风险投资者(如早期支持者巴里·西尔伯特的Digital Currency Group)。

以太坊众筹共筹集到约31,531 BTC(按当时市值约合1800万美元),远超团队预期的1500万美元目标,这笔资金成为了以太坊早期开发的“生命线”,用于支付团队薪资、服务器费用、技术研发以及后续的生态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众筹中约60%的以太币分配给了早期支持者,20%留给团队(分三年解锁),10%用于开发基金,10%用于生态储备,这种分配方式旨在兼顾公平性与项目长期发展。

技术成型:从白皮书到创世区块

众筹成功后,以太坊团队进入了密集的技术开发期,加文·伍德主导了以太坊虚拟机(EVM)的设计——EVM是智能合约的运行环境,相当于区块链世界的“操作系统”,它能确保所有智能合约在去中心化的节点上安全、一致地执行,维塔利克和团队明确了以太坊的核心架构:账户模型(而非比特币的UTXO模型)、Gas机制(防止无限循环计算消耗资源)、权益证明(PoS)的早期规划(后于2022年合并实现)等。

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网络正式上线,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被挖出,创世区块中包含了一条特殊的交易:向以太坊众筹时的几个主要钱包地址发送了以太币,象征着项目正式启动,这一天,标志着全球第一个“可编程区块链”的诞生,也开启了区块链技术从“单一货币”向“多元应用”的新纪元。

理想照进现实的起点

以太坊的“最早得到”,并非依赖单一的天才灵感,而是源于一群理想主义者对技术边界的突破、对社区力量的信任,以及对“去中心化未来”的共同信念,从白皮书的寥寥数语,到全球众筹的热烈响应,再到创世区块的顺利诞生,以太坊的早期历程充满了探索与试错,但也正是这种“从0到1”的勇气,让它成为了如今区块链生态的基石,当我们看到DeFi、NFT、DAO等应用在以太坊上蓬勃发展时,或许更能理解:最初那1800万美元的众筹与一群人的坚持,如何改变了数字世界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