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判:缩量回调,蓄势整固
经历了昨日的放量突破
后,A股今日迎来预期中的整固回调。截止收盘,沪指微跌0.40%报3931.05点,创业板指跌逾1%。两市成交额回落至1.7万亿,虽有缩量,但仍维持高位活跃。
盘面上呈现明显的“防御”特征:
- 银行股逆市护盘,资金净流入
超21亿,体现出市场在关口前的谨慎; - 能源金属、水泥建材延续强势,领涨两市;
- 泛消费、半导体等近期热门赛道则出现获利回吐。

11月20日涨幅排名前6行业板块
我们的观点: 指数在冲击4000点整数关口时,面临技术性压力和获利盘兑现的双重考验,波动加剧是正常现象。正如浙商证券
指出的,A股正进入“系统性慢涨”的第二阶段。此时,盲目追高风险加大,“防守稳健”与“锁定利润”是本周的最优策略。
【本周发车策略】:止盈兑现,调仓防御
1. 总体思路
本周我们执行“发车+调仓”的操作策略。面对市场在4000点关口的震荡,我们在坚持定投发车的同时,进行战术性的止盈调仓,以优化持仓结构。
发车说明: 精选6只标的,构建“稳健防御+困境反转+景气成长”的三角配置,以应对市场波动并把握结构性机会。
- 稳健防御(底仓): 配置自由现金流和绿色电力。前者是穿越周期的“现金牛”,后者受益于AI能耗需求及公用事业属性,两者共同夯实组合的安全垫。
- 困境反转(弹性): 布局券商和光伏。券商板块迎来了万亿级并购重组的实质性催化,估值修复空间大;光伏行业供需格局改善,处于基本面左侧拐点,适合埋伏。
- 景气成长(进攻): 坚守沪港深云计算和港股医药。英伟达业绩验证了AI算力的持续高景气;港股医药则处于复苏初期,估值性价比极高,是中长期进攻的优质方向。
止盈调仓说明:鉴于短期市场风格轮动加快,我们决定保护胜利果实,收缩部分高位战线。
- 止盈:将前期获利丰厚的新能电池和中证电池进行部分止盈。保留部分仓位布局储能需求、固态电池确定性逻辑。
- 调入:止盈资金转入防御属性更强的港股通央企红利(低估值、高分红)与自由现金流,进一步增强组合抗风险能力。
2. 具体发车标的

本周发车6只标的跟踪指数估值数据
自由现金流:市场震荡期,“现金牛”是最好的避风港。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月线已实现六连阳,该指数有色、汽车等行业的优质现金流企业分布均衡,兼具高质量盈利与强防守属性。
绿色电力:攻守兼备的优质资产。一方面,下游正从被动去库迈向主动补库,叠加AI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电力需求,行业景气度向上;另一方面,火电、储能作为基荷能源价值凸显,长期ROE有望稳定在较高水平。
证券公司30:重磅催化落地。中金公司拟换股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三家公司今日起停牌。万亿级“券商航母”的启动,势必催化板块的新一波行情。目前证券板块估值仅位于2016年以来40%分位,安全边际高,弹性空间大。所布局的证券ETF东财(159692)“中金+东兴+信达”含量领跑。
光伏产业:行业供需的“反内卷”行动持续推进,大基地消纳有望加速解决。光伏产业正处于基本面筑底、需求预期改善的拐点,适合左侧布局。
沪港深云计算:英伟达业绩超预期。Q3财报显示云端GPU已全部售罄,验证了AI算力的强劲需求。同时,“股神”巴菲特三季度建仓谷歌,看重其云业务的确定性。光模块明年预期增长48%,AI产业链仍是美股和港股科技最强主线。
港股通医药:行业步入复苏初期。尽管疫苗等板块承压,但CXO(尤其是临床CRO)已度过周期底部,呈现结构性复苏。港股医药当前估值性价比极高,创新药龙头韧性十足,值得耐心持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