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0:以太坊挖矿的“终极显卡”?
2020年9月,英伟达发布RTX 3090显卡,以24GB超大显存、10496个CUDA核心、高达1.7 TFLOPS的算力,成为当时消费级显卡的“性能天花板”,彼时,以太坊正处于PoW(工作量证明)时代,挖矿的核心瓶颈之一是显存——以太坊的DAG(有向无环图)文件大小随区块高度增长而扩大,当时已需5-6GB显存,而3090的24GB显存不仅能轻松容纳未来数年的DAG增长,还能通过多卡并行大幅提升算力,瞬间成为矿圈的“香饽饽”。
矿工们发现,3090在以太挖矿中的性能远超前代:单卡算力可达120-130 MH/s(兆哈希/秒),功耗却控制在250W左右,能效比(算力/功耗)碾压当时主流的RX 5700 XT、RTX 3080等显卡,一时间,“3090以太挖矿神卡”的称号不胫而走,矿机商争相推出基于3090的定制矿机,二手市场甚至出现“一卡难求”的盛况,对许多矿工而言,3090不仅是挖矿利器,更是“挖到以太坊合并前最后一桶金”的希望寄托。


以太坊“合并”:3090挖矿时代的终结者
3090的“挖矿神话”注定短暂,2022年9月15日,以太坊完成“合并”(The Merge),从PoW转向PoS(权益证明),这意味着依赖算力竞争记账的挖矿模式成为历史,曾经日夜运转的显卡矿机集体停机,3090的“挖矿价值”一夜之间归零。
这一变革对3090的冲击是巨大的:矿工紧急抛售显卡,导致二手市场价格断崖式下跌;部分矿工试图转向其他PoW币种(如ETC、RVN),但这些币种的算力需求与以太坊相去甚远,3090的优势不再;更关键的是,以太坊“合并”宣告了显卡挖矿时代的落幕——PoS模式下,质押ETH即可成为验证节点,无需高算力显卡,3090的“挖矿使命”彻底终结。

落幕之后:3090的“第二人生”
尽管失去了挖矿光环,3090并未就此沉寂,凭借其强大的图形性能和24GB大显存,它在其他领域找到了“第二人生”:
- 游戏玩家与创作者的“神器”:3090支持8K分辨率游戏、实时光线追踪,以及Blender、DaVinci Resolve等专业创作软件的加速,成为高端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的首选。
- AI与深度学习的“算力担当”:24GB显存能容纳更大的AI模型,研究者常将其用于训练神经网络、跑AI实验,成为入门级AI工作站的核心配置。
- 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在气象模拟、基因测序、金融建模等领域,3090的并行计算能力被用于加速复杂数据处理,成为科研工具之一。
回望与反思:从“挖矿神卡”到“生产力工具”
3090与以太坊的故事,是显卡挖矿时代的一个缩影,它曾因市场需求被推上“神坛”,又因行业变革迅速跌落,却在另一领域重获新生,这背后,是技术迭代的无情与市场需求的多元:挖矿热潮本质上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显卡的真正价值,终究在于其对图形计算、AI、科学等领域的底层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