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以太坊时,我们不仅仅是在谈论一个加密货币,更是在谈论一个庞大的、去中心化的全球计算机,驱动这台“世界计算机”运转的究竟是什么呢?以太坊的底层架构和运行机制,是由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技术和概念共同支撑的,以太坊使用的是一套以区块链为基础,以智能合约为核心,以以太币为燃料,并最终通过虚拟机来执行的复杂系统。
下面,我们来逐一解析这些关键组成部分。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公共账本
这是以太坊最根本的基石,和比特币一样,以太坊也采用区块链技术来记录所有交易和状态变更。

- 去中心化:以太坊的区块链不由任何单一实体控制,而是由全球成千上万的节点共同维护,每个节点都保存着完整的账本副本,确保了系统的抗审查性和高可用性。
- 区块与链:交易被打包成一个“区块”,每个区块通过密码学哈希值与前一个区块相连,形成一条不可逆的“链”,这种结构使得一旦数据被写入,就几乎不可能被篡改。
- 共识机制:从PoW到PoS——这是以太坊最具变革性的部分之一。
- 工作量证明:在以太坊合并(The Merge)之前,它和比特币一样使用PoW,矿工们通过强大的计算机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来竞争记账权,这个过程消耗大量能源,但确保了网络的安全性。
- 权益证明:自2022年9月“合并”成功后,以太坊正式转向PoS,在这种机制下,验证者(代替了矿工)需要锁定(质押)一定数量的ETH来参与网络共识,他们的收益和惩罚都与其质押的ETH数量和在线时间挂钩,PoS极大地降低了以太坊的能源消耗(据称能耗降低了超过99.95%),并为未来的可扩展性升级奠定了基础。
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数字协议
如果说区块链是以太坊的“身体”,那么智能合约就是它的“灵魂”,智能合约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自动执行的程序代码,它们在满足预设条件时,会像自动售货机一样无需第三方干预地执行约定好的操作。

- 可编程性:智能合约赋予了以太坊可编程性,使其远远超越了一个简单的数字货币系统,开发者可以在以太坊上编写各种逻辑,从而创建去中心化应用。
- 应用场景:正是智能合约催生了去中心化金融、非同质化代币、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等丰富的生态系统,一个DeFi借贷协议的智能合约会自动处理借款、质押利息和清算,而无需任何银行或公司介入。
以太坊虚拟机:智能合约的运行环境
EVM是以太坊的“中央处理器”(CPU),它是一个图灵完备的虚拟机,意味着它可以执行任何复杂的计算任务。
- 沙箱环境:EVM为每个智能合约提供了一个隔离的、安全的沙箱执行环境,这意味着在一个合约中运行的代码无法直接访问另一个合约的数据或你的本地文件,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 全球执行标准:由于以太坊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一个中心化的服务器来运行代码,EVM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定义了一套标准,使得全球任何以太坊节点都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执行智能合约代码,从而保证了网络状态的一致性,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调用同一个智能合约,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以太坊:网络的血液与价值存储
我们回到以太坊这个代币本身,ETH是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原生加密货币,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双重角色:
- Gas费:这是ETH最核心的用途,在以太坊上执行任何操作,无论是发送ETH、调用智能合约还是铸造NFT,都需要消耗计算和存储资源,Gas费就是对这些资源消耗的计量和支付,用户支付ETH作为Gas费,以激励验证者将他们的交易打包进区块,Gas费机制有效防止了网络滥用和垃圾信息攻击。
- 价值存储与质押:作为一种加密资产,ETH本身也是一种价值存储手段,在PoS机制下,ETH还可以被质押,成为成为验证者的“保证金”,为网络安全做出贡献并赚取奖励。
回到最初的问题:“以太坊使用什么的?”
答案是:以太坊使用区块链作为其去中心化的基础架构,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的业务逻辑,在以太坊虚拟机中安全地执行这些代码,并使用以太币作为驱动整个网络运转、支付计算费用的燃料,这四大支柱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以太坊强大、灵活且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使其成为当今去中心化创新的核心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