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至今,全球显卡市场经历了一场堪称“魔幻”的震荡:无论是游戏玩家热衷的RTX 3060,还是专业设计常用的RTX 3090,几乎长期处于“一卡难求”的状态,二手市场价格翻倍甚至翻三倍仍被秒杀,而这场“显卡荒”的背后,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以太坊,这个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以其独特的“工作量证明”机制,成了显卡市场的“隐形巨手”,不仅搅动了全球供应链,更折射出数字狂热与现实需求的激烈碰撞。
显卡“告急”:从游戏房到矿场的“失血”
“想配台电脑打游戏,等了三个月,显卡价格还是比首发贵一倍。”北京的游戏爱好者小李的遭遇,是无数玩家的缩影,2021年以来,全球显卡市场陷入持续短缺:英伟达(NVIDIA)、AMD两大巨头的高端显卡刚出厂,就被“扫荡”一空;二手平台上,一张两年前售价3000元的RTX 2060 Super,2022年炒到8000元仍供不应求;甚至一些老旧型号如GTX 1650,也因“挖矿性价比”被疯抢,导致学校、设计工作室等采购方频频“无货可提”。
这场“显卡荒”的直接推手,是以太坊矿工,与比特币依赖专用ASIC芯片不同,以太坊的“工作量证明”(PoW)机制允许普通用户通过显卡(GPU)参与“挖矿”——显卡算力越高,获得以太坊奖励的概率越大,2021年,以太坊价格从约700美元飙升至4800美元,涨幅近6倍,挖矿收益水涨船高:一张高端显卡如RTX 3090,满负荷运行每天可挖出约0.2个以太坊,按当时市值算日入近1000美元,回本周期甚至短至一个月。

暴利之下,资本与个人玩家纷纷涌入矿场,据Jon Peddie 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用于挖矿的显卡数量高达1700万块,占总出货量的35%;仅以太坊矿工对显卡的需求,就导致游戏市场“失血”约200万块,厂商们试图通过“挖矿限制”(如RTX 3060 LHR版降低挖矿算力)平衡市场,但矿工通过软件破解、转战其他币种等方式规避,显卡短缺愈演愈烈。
以太坊的“算力依赖”:为何显卡成了“数字石油”?
显卡之所以成为以太坊挖矿的“标配”,源于其底层机制与硬件特性的天然契合。
以太坊的PoW机制,本质是通过大量计算竞争“记账权”,矿工需要不断求解复杂数学题,最先解出者获得区块奖励(目前为2个以太坊),这个过程极度依赖并行计算能力——显卡拥有数千个流处理器,相比CPU的少数核心,能同时处理海量数据,算力效率远超专用挖矿芯片(ASIC),虽然比特币ASIC算力更强,但以太坊在设计之初就抵制ASIC,通过算法升级(如“Dagger-Hashimoto”)让显卡保持优势,确保“去中心化”挖矿的可行性。

以太坊的“挖矿经济模型”也放大了显卡需求,与比特币每四年“减半”不同,以太坊的发行量与网络活跃度挂钩,但矿工的收益仍与币价、算力强相关,2021年牛市中,以太坊全网算力从500 TH/s飙升至800 TH/s,算力竞争加剧,矿工不得不通过堆叠显卡、升级硬件维持收益,一张显卡不够,就买十张、一百张;个人不够,就组建“矿场”——国内四川、云南等电力丰富地区,甚至出现了成千上万显卡集中运行的“矿场”,耗电量堪比一个小城市。
狂欢散场:以太坊“合并”与显卡市场的“退烧”
这场由以太坊点燃的显卡狂欢,终究有落幕的一天,2022年9月,以太坊启动重大网络升级——“合并”(The Merge),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这意味着,矿工不再需要通过显卡算力竞争记账权,而是通过“质押”以太坊获得收益,显卡挖矿时代正式终结。
“合并”消息一出,显卡市场应声巨震:二手RTX 3090价格从万元级腰斩至5000元,矿场紧急清库存,甚至出现“电子垃圾”——部分因24小时满负荷运行而损耗的显卡,直接被当作废品处理,矿工们集体“失业”,有人转型其他PoW币种(如以太坊经典ETC),但算力需求远不及以太坊;有人黯然离场,留下堆积如山的显卡与高额电费。

对游戏玩家和设计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久旱逢甘霖”,显卡短缺缓解,价格逐步回落,厂商终于能将产能转向真实需求,但这场“过山车”也留下深刻教训:当一种硬件因金融属性被过度炒作,其本质功能(如游戏、创作)反而成了牺牲品。
反思:数字狂热背后的“算力焦虑”与资源错配
以太坊“买光显卡”的事件,本质上是数字货币热潮与实体经济摩擦的缩影,以太坊通过PoW实现了“去中心化”的理想,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全球以太坊挖矿年耗电一度超过荷兰),转向PoS后,能耗降低99%以上,技术进步的方向值得肯定;显卡市场的剧烈波动,暴露了“金融属性绑架实体产业”的风险——当硬件成为投机工具,产业链上下游(厂商、渠道、消费者)都将成为受害者。
对普通用户而言,这场事件也敲响警钟:在数字货币的高收益诱惑下,需警惕“跟风投机”陷阱;对行业而言,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避免单一因素导致供应链失衡,是未来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以太坊已告别显卡挖矿,但显卡市场的“后遗症”仍未完全消除——部分矿卡因损耗严重,二手市场仍需谨慎选购,而这场“买光显卡”的狂欢,终将成为数字货币发展史上一个荒诞却深刻的注脚:当技术理想遇上资本狂热,最终被重塑的,不仅是硬件市场,更是我们对“价值”本身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