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达诺的周五清晨,区块链遭遇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小故障:一笔格式错误的委托交易漏网,引发了短暂的链分裂。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足以引起社区的关注,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从技术上讲,网络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在线,但区块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运行显然不在计划之内。开发人员迅速介入,修复了问题,并确保区块生产持续进行,没有出现任何停机时间,这令人印象深刻……即使当时的情况有些混乱。
硬叉将链条重新连接起来
这一切混乱的起因是新设备Cardano 较新版本的节点接受了这笔格式怪异的交易,而较旧版本的节点则一眼就判定为错误。这种不匹配导致网络分裂成两条链,其中一条链的权重逐渐上升,原因很简单,因为该分支持有更多权益。据 Cardano 的治理组织 Intersect 称,问题并非出在什么神秘的机器故障,而是隐藏在某个底层软件库中的漏洞。验证代码未能捕获到这个错误,使得格式错误的交易悄悄溜进了链中,并干扰了运行旧版本软件的节点。
开发者迅速做出反应,通过硬分叉将分歧的路径重新连接起来。尽管期间出现了一些不确定因素,但 Cardano 始终保持在线,并在尘埃落定后恢复了正常的区块生成。过程或许并不完美,但最终奏效了。
此次攻击与心怀不满的权益池运营商有关。
事情急转直下,Cardano 联合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 表示,此次分裂并非偶然。他称之为“蓄意攻击”,是由一位心怀不满的权益池运营商发起的,此人显然想要损害 Cardano 的声誉,或许也想影响 Input/Output Global 的地位。据 Hoskinson 透露,攻击者的钱包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被锁定,FBI 已展开调查。
他还提到,幕后黑手一直在“Fake Fred”Discord服务器上活动,试图寻找漏洞。幸运的是,网络反应迅速,在情况变得更糟之前就控制住了局面。即便如此,这次故障还是造成了一些实际后果:由于分裂期间发生的一系列双花事件,权益池运营商损失了区块奖励。
社区反应与实验失败
后来,X 上的一位名叫 Homer J. 的用户站出来承认是他提交了引发一切的交易。他说自己当时只是在测试网络,没想到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后果,老实说,他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即将引发如此巨大的混乱。他甚至向 Cardano 社区道歉,并指出这一切的起因是他盲目地按照人工智能生成的指令操作,却没有充分理解其中的风险。
尽管如此,Cardano 的开发者们向所有人保证,网络的响应迅速有效。Hoskinson 敦促权益池运营者升级到最新软件版本,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整个事件呈现出人为失误、蓄意攻击和社区韧性交织的奇特景象——所有这一切都在实时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