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一场“黑天鹅”事件——币安(Binance)创始人兼CEO赵长鹏(CZ)在美国司法部的压力下,同意辞职并支付43亿美元罚款,以了结一系列涉及违反反洗钱法规的指控,这一事件不仅为这位一度登顶全球首富的加密货币“皇帝”的传奇生涯画上了句号,更将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的未来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人们不禁要问:赵长鹏被抓后,币安交易所现在归谁了?

答案:权力交接,而非易主
一个最核心的事实是:币安没有“易主”,它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被出售、被政府接管,甚至没有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相反,这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和提前布局的“权力交接”。
赵长鹏的离开,是币安为应对全球监管高压而付出的“代价”之一,也是其走向规范化、去中心化治理的关键一步,根据与监管机构达成的和解协议,CZ辞去CEO职务,但他依然是币安的最大股东和董事会成员,他保留了公司的所有权,但交出了日常运营的最高管理权。
谁接手了这个庞大的帝国呢?
新掌门人:Richard Teng(腾铭)
接替赵长鹏出任币安CEO的是新加坡籍的Richard Teng(腾铭),对于币安的老用户和行业观察者来说,Teng并非一个陌生的名字。

在出任全球CEO之前,Richard Teng已经担任币安的全球区域市场负责人长达两年之久,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金融监管专家,曾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任职近十年,负责资本市场、保险和金融监管政策,离开MAS后,他先后担任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衍生品业务主管和CEO。
选择Richard Teng,体现了币安战略转型的深意:
-
监管经验的“救火队长”:Teng深厚的传统金融监管背景,是币安应对全球各国监管机构审查的“最佳护身符”,他的上任,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币安正在积极拥抱监管,致力于从一家“野蛮生长”的初创公司,转变为一个合规、透明、负责任的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
平稳过渡的保障:Teng并非空降兵,他早已是币安的核心高管之一,对公司的业务、文化和全球布局了如指掌,这确保了在创始人离场的重大变动下,交易所的日常运营能够平稳过渡,避免因领导层更迭而引发市场恐慌和用户流失。

-
战略方向的延续与深化:Teng上任后,明确表示将继续执行币安的既定战略,包括加强合规建设、拓展Web3生态、推动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应用等,他的角色更像是一位“职业经理人”,负责将CZ制定的宏大蓝图,以更合规、更稳健的方式落地执行。
幕后架构:一个去中心化的“董事会”
如果说Richard Teng是币安的“掌舵人”,那么他身后的治理架构则更为复杂和现代化,作为一家私营公司,币安的具体股权结构并未完全公开,但可以确定的是,赵长鹏通过复杂的持股架构依然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
更重要的是,币安正在努力摆脱对单一创始人的依赖,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和董事会,负责重大决策和战略监督,这种“去中心化”的治理结构,虽然离真正的社区自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疑增加了公司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即便未来再发生类似创始人的重大变动,交易所的“航船”也不太可能轻易偏离航道。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赵长鹏的离去,标志着币安“CZ个人IP”时代的结束,也开启了“机构化治理”的新纪元,对于新CEO Richard Teng而言,他面临着三大核心挑战:
- 信任重建:如何修复与全球监管机构的关系,并重新赢得用户和市场的信任?
- 业务合规:在全球监管环境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如何平衡业务创新与合规红线?
- 内部稳定:如何维持一个庞大组织的凝聚力,确保在领导层更迭后团队依然高效运作?
“赵长鹏被抓后币安交易所现在归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它归一个以Richard Teng为首的专业管理团队领导、在赵长鹏作为最大股东和董事会成员监督下、正在走向规范化治理的现代化企业所有。
币安没有因为创始人的离去而“易主”,反而开启了一个更加注重合规、风险控制和专业管理的新阶段,币安将不再仅仅是CZ的个人王国,而是一个需要向全球市场、监管机构和亿万用户负责的独立商业实体,它的故事,也从一个天才创业者的神话,转变为一家大型企业在复杂监管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史诗,这条新掌舵之路,注定充满挑战,但也可能为整个加密行业带来更成熟、更健康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