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4940,迈向无 gas未来的关键一步?

芝麻大魔王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以太坊4940: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在以太坊的进化史中,每一次协议升级都承载着对“可扩展性”“安全性”与“去中心化”的平衡追求,而EIP-4940(以太坊改进提案-4940)作为近期备受关注的升级提案,并非直接面向用户的“功能更新”,却可能从底层重构以太坊的“交易逻辑”——它通过引入一种名为“Blobs”的新型交易数据格式,为未来的“无 gas”交易(或极低 gas 交易)铺平了道路,被视为以太坊从“执行层”向“数据可用层”转型的关键拼图。

EIP-4940的核心:用“Blobs”替代“Calldata”

要理解EIP-4940,需先从以太坊当前的数据存储痛点说起,在现有架构中,用户发起的复杂交易(如智能合约交互、NFT铸造等)需将数据(如函数参数、状态变更信息)存储在“Calldata”中,而Calldata的存储成本由交易发起者支付,即“gas费”,随着DeFi、NFT等应用的爆发,Calldata数据量激增,导致gas费居高不下,尤其在小额或高频场景中,用户成本甚至超过交易本身价值。

EIP-4940的核心解决方案是:引入“Blobs”(大对象数据)作为Calldata的替代方案,具体而言:

以太坊4940,迈向无 gas未来的关键一步?

  • 数据分离:将交易中的“执行逻辑”(如智能合约代码)与“数据”(如交易参数)分离,执行逻辑仍保留在以太坊主网(执行层),而数据则封装为Blobs,存储在“数据可用层”(如Blob交易系统,Blob Transaction System)。
  • 临时存储:Blobs是临时数据(目前设计为存储12-24小时),仅用于验证交易的“数据可用性”(即数据确实存在且可被获取),而非永久存储,这大幅降低了主网的存储压力。
  • 成本优化:Blobs的gas成本远低于Calldata,据测算,使用Blobs可将复杂交易的数据成本降低90%以上,甚至实现“数据部分由网络而非用户付费”的“无 gas”交易场景。

EIP-4940如何推动“无 gas”

“无 gas”并非指完全免除交易成本,而是通过成本转移与分摊机制,让用户(尤其是普通用户)感知不到直接支付gas的压力,EIP-4940的实现路径依赖两大协同升级:

以太坊4940,迈向无 gas未来的关键一步?

与EIP-4844(Proto-Danksharding)的协同

EIP-4844是EIP-4940的“基础设施层”,它首次在以太坊主网引入了Blob交易机制,EIP-4844允许每区块处理多个Blobs(初期目标为每区块3个,后续可扩展至100+),并为Blobs设计了独立的计价模型(基于“gasper”机制,通过网络参与者的质押行为动态定价),EIP-4940则在此基础上,明确了Blobs作为“交易数据载体”的标准,使智能合约能高效读取Blobs中的数据,从而将Calldata的压力完全转移至数据层。

“数据可用费”的分摊机制

在EIP-4940的框架下,Blobs的存储成本并非由用户直接支付,而是由验证者(Validators)和提议者(Proposers)分摊,验证者通过质押ETH获得权益,同时需承担“数据可用性抽样”(DAS,Data Availability Sampling)的成本——即随机抽样验证Blobs数据的可用性,确保数据未被篡改或丢失,提议者(打包区块的节点)则负责将Blobs打包进区块,并获得网络支付的“数据可用费”,这种机制下,用户的交易成本中“数据部分”被大幅压缩,甚至可由应用方(如DApp项目方)补贴,实现用户“0 gas”体验。

EIP-4940的挑战与争议

尽管EIP-4940被寄予厚望,但其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

以太坊4940,迈向无 gas未来的关键一步?

技术复杂性:跨层协同的稳定性

EIP-4940需同时协调执行层(主网)与数据层(Blob系统)的交互,任何一层的漏洞都可能导致交易失败或数据安全问题,Blobs的临时存储可能引发“数据过期后无法回溯”的历史数据查询难题,需智能合约层做额外适配。

成本分摊的公平性

验证者承担DAS成本,本质是通过质押ETH的“机会成本”分摊数据费用,若DAS成本过高,可能导致验证者退出,影响网络安全性;若成本过低,则可能引发数据滥用(如垃圾数据攻击),如何动态平衡成本与激励,是EIP-4940长期运行的关键。

生态适配:从Calldata到Blobs的迁移

现有DApp和智能合约大多基于Calldata设计,迁移至Blobs需开发者重构代码,调整数据读取逻辑,对于中小型项目而言,适配成本可能成为推广阻力,Blobs的临时性也要求开发者重新设计数据存储策略(如需长期存储的数据仍需依赖主网或Layer 2)。

EIP-4940之后:以太坊的“可扩展性三角”

EIP-4940并非孤立升级,而是以太坊“可扩展性三角”(Layer 1扩容、Layer 2扩容、数据可用层)的最后一环,随着EIP-4844的落地和EIP-4940的推进,以太坊的扩容逻辑将更加清晰:

  • Layer 1(主网):专注安全与共识,处理关键交易逻辑;
  • Layer 2(Rollups):通过“批量交易+数据可用性”处理高频、复杂计算,直接受益于Blobs的低成本数据传输;
  • 数据可用层:通过Blobs等机制,为Layer 2和主网提供廉价、高效的数据存储与验证。

随着EIP-4940的成熟,以太坊可能真正实现“小额交易无 gas”“复杂交易低成本”的愿景,为DeFi、社交图谱、游戏等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EIP-4940的提出,标志着以太坊从“单一执行层”向“分层协作架构”的深度转型,它不仅是对当前gas费问题的“治标”方案,更是对区块链“可扩展性不可能三角”的“治本”探索,尽管技术落地与生态适配仍需时间,但每一次协议升级的积累,都在让以太坊更接近“世界计算机”的初心,对于用户和开发者而言,EIP-4940或许不是眼前的“革命”,却是通往下一代互联网不可或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