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下实验室,以太坊 Layer 2 的核心开发者。仲裁,针对 Vitalik Buterin 将以太坊执行层过渡到 RISC-V 的提议,他发表了一篇详细的技术文章,论证 WebAssembly (WASM) 具有更优越的长期优势。
在11月20日邮政以太坊研究,四Offchain Labs研究人员认为,虽然 RISC-V 目前在生成零知识证明方面表现出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智能合约在以太坊上交付和存储的正确选择。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布特林曾提出了这个想法4 月份,以太坊魔术师在 Ethereum Magicians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建议用开源的 RISC-V(发音为“risk-five”)指令集架构 (ISA) 替换以太坊虚拟机的字节码,并认为这种改变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链上零知识证明成本降低 100 倍。
“我们支持这些目标,但对 Vitalik 的隐含假设表示质疑,即一个 ISA 可以最好地同时服务于零知识证明和智能合约交付,”Mario Alvarez、Matteo Campanelli、Tsahi Zidenberg 和 Daniel Lumi 写道。
交付与验证分开进行?
该团队的核心论点在于区分“交付指令集架构”(dISA,用于将合约上传到链上的格式)和“证明指令集架构”(pISA,ZK虚拟机使用的格式)。他们认为,这两者不必相同。
Offchain Labs 已经构建了一个原型来证明这一概念:仲裁区块(包括基于 WASM 的 Stylus 智能合约)通过先将 WASM 编译为 RISC-V,然后证明 RISC-V 执行来获得零知识证明。
帖子中写道:“如今,我们可以在以 WASM 为 dISA 的区块链中,通过使用基于 RISC-V 的 ZK-VM 作为后端,对现实世界的区块进行 ZK 证明。”
RISC-V 可能无法保持最佳状态。
该团队质疑 RISC-V 是否代表了零知识证明虚拟机 (ZK-VM) 演进的终点,并指出证明机制正在快速变化。近期从 32 位 RISC-V 实现向 64 位 RISC-V 实现的转变凸显了这种不确定性。
他们警告说,将 RISC-V 固定在 L1 上可能会使以太坊锁定在特定的证明技术中,而此时更好的替代方案正在出现;同时,像 Ligero 的 Ligetron 这样的基于 WASM 的 ZK-VM 已经展现出硬件导向型指令集架构 (ISA) 可能无法匹敌的优势。
与此同时,ZK 证明成本已暴跌至每个以太坊区块约 0.025 美元,并且还在持续下降,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仅仅为了提高证明效率而进行优化已不再那么重要。他们写道:“即使 L1 认证需要每个区块进行多次 ZK 证明,与区块建造者可以从区块中获得的 gas 费和 MEV 相比,这部分成本也微不足道。”
WASM的优势
该团队强调了WASM的结构化设计,这种设计使得代码的修改和优化更加便捷,而不会破坏现有合约。此外,WASM在常用硬件上也能高效运行,而大多数以太坊节点并不运行RISC-V CPU,需要进行模拟。
WASM 的验证功能可确保类型安全并防止漏洞,而其成熟的工具生态系统已在数十亿个执行环境中经过实战检验。
研究人员写道:“我们认为 WASM 可以成为智能合约的一种互联网协议,作为智能合约编写所使用的各种源语言与用于执行和验证智能合约的各种后端之间的理想中间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