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比特币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但紧随其后的以太坊及其原生代币以太坊币(ETH)同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以太坊不仅开创了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s)的先河,也为其代币ETH赋予了超越简单价值存储的广泛应用场景,以太坊币(ETH)究竟是在何时发行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区分“以太坊网络上线”和“以太坊币(ETH)正式发行/创世区块产生”这两个紧密相连的时间点。

以太坊的概念由程序员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在2013年提出,旨在构建一个比比特币更具可编程性的区块链平台,经过多年的开发、测试和社区预热,以太坊网络的主网(Mainnet)终于在2015年7月30日正式上线。

与比特币一样,以太坊的启动也从一个“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开始,这个创世区块的生成时间,也就是以太坊币(ETH)被“发行”或“创造”出来的起点,正是2015年7月30日,这一天,标志着以太坊网络从概念走向现实,ETH也正式诞生。

在创世区块中,包含了一系列预先设定的交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向以太坊基金会(Ethereum Foundation)以及一些早期贡献者和投资者地址分配了一定数量的ETH,这部分ETH通常被称为“预挖”(Pre-mine),是项目早期启动和发展的资金来源,类似于许多初创公司获得种子轮融资。
以太坊币(ETH)的发行并非一次性完成,而是通过一种称为“工作量证明”(Proof of Stake, PoS)的共识机制(在“合并”升级前为“工作量证明”,PoS升级后为“权益证明”)来持续产生新的区块,并向验证者(矿工在PoS时代之前)作为奖励,从2015年7月30日创世区块诞生至今,新的ETH仍在不断被创造出来,但发行速度和总量上限(在PoS机制下,通胀率是动态调整的)会受到共识规则的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以太坊在主网上线之前,还经历了一系列的“前沿”(Frontier)、“家园”(Homestead)等测试网阶段,但这些网络中的代币仅仅是测试用的,与主网上的真实ETH具有本质区别,我们通常所说的“以太坊币发行”,指的是主网上的真实ETH。
以太坊币(ETH)的正式发行时间与以太坊主网上线的时间是同步的,即2015年7月30日,这一天,以太坊创世区块诞生,ETH作为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原生燃料代币和应用价值载体,正式进入了历史舞台,并开启了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区块链行业和加密货币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