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芯片作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芯片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逐步上升,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我国芯片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芯片产业格局将迎来重构,迈向自主可控的新篇章。
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逐年扩大:近年来,我国芯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1356亿美元,同比增长11.8%。
2、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芯片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存储器、处理器、封装测试等领域,均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
3、产业链日趋完善:我国芯片产业链逐渐完善,涵盖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各个环节,各地政府纷纷布局芯片产业,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为代表的芯片产业集聚区。
4、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国产芯片替代进程加速,在很多领域,如通信、计算机、家电等,国产芯片已经实现了批量应用。
我国芯片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外部压力加大: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严峻,尤其是美国对华为等中国企业实施制裁,使得我国芯片产业面临严重困境。
2、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虽然我国芯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在高端芯片领域,仍依赖进口,尤其是在处理器、存储器等关键环节,我国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3、产业链协同不足:我国芯片产业链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各环节发展不均衡,在制造环节,我国尚不具备7纳米及以下工艺的生产能力。
4、人才短缺:芯片产业是高度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人才需求巨大,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培养芯片产业人才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人才短缺。
我国芯片产业格局重构的策略
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在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芯片产业更多支持,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投资力度。
2、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降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
3、优化产业链协同: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加强产业协同创新,鼓励芯片设计企业与制造、封装测试企业合作,实现产业链共赢。
4、培养人才梯队:加大对芯片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搭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增设相关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拓展国内外市场:企业应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争取更多订单,提高我国芯片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我国芯片产业格局重构势在必行,在应对外部压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优化产业链协同、培养人才梯队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我国芯片产业迈向自主可控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