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日益紧密,员工调岗问题也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难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员工可能对企业的调岗决定产生抵触或拒绝,进而导致双方矛盾升级,甚至引发解聘事件,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探讨员工拒绝调岗被解聘的法律问题,分析其中的权益与企业利益的博弈,以期为类似事件提供借鉴。
案例简介
李某于2018年1月1日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满后,公司认为李某表现良好,转正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2020年5月,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决定将李某所在部门的部分员工调岗至其他部门,公司认为李某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符合新岗位的要求,遂与李某协商调岗,但李某担心新岗位的工作内容与个人发展规划不符,拒绝调岗,公司遂以李某不同意调岗为由,解除了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1、企业调岗是否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本案中,企业因业务发展需要调整李某的岗位,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在变更劳动合同前,企业应当与劳动者充分协商,达成一致,如果李某不同意调岗,企业应尊重其意愿,不能单方面决定解除劳动合同。
2、企业能否以不同意调岗为由解聘员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合法提出的调整工作岗位的,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企业未能与李某协商一致,不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否则,企业将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
(1)企业应当履行说明义务,在调岗前,企业应向劳动者说明调岗的原因、目的、新岗位的工作内容等,以便劳动者充分了解调岗情况,作出合理判断。
(2)企业应当尊重劳动者的意愿,在调岗过程中,企业应充分尊重劳动者的意愿,不能强迫劳动者接受调岗决定,如劳动者不同意调岗,企业应与劳动者协商解决,寻求其他解决方案。
(3)劳动者权益受损时可依法维权,如劳动者因企业违法调岗导致权益受损,可依法向企业主张赔偿金、失业保险金等,劳动者还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启示与建议
1、企业应在调岗前与劳动者充分沟通,说明调岗原因和目的,尊重劳动者的意愿,避免单方面决定。
2、企业在调岗过程中应遵循合法、公正、合理的原则,确保劳动者权益不受损害。
3、劳动者在面对调岗时,应充分了解自身权益,如认为调岗不合理,可与企业协商解决,或依法维权。
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调岗制度,明确调岗的程序、条件、范围等,以免引发纠纷。
企业在调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劳动者的权益,遵循法律规定,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劳动者也应了解自身权益,合理维权,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劳动者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