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芝麻大魔王
广告 X
OK欧意app

主流交易所一应俱全,立即下载进入加密世界

立即下载认证享受新用户福利

原标题: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慧 通讯员 苏军 尹建军

依据村庄规划布局修整村道,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抱邱村通往田洋的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救活”了一片抛荒的田地。如今,田洋里插上了稻秧,村民们骑着电动车、摩托车来来往往,运稻谷、栽秧苗轻松不少。

依托村庄产业发展规划,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鼓励村民以房屋入股做民宿生意,一个村庄发展出74家民宿,客房2000余间,年接待游客超28万人次,产业年营收超过5000万元。

这样的乡村振兴场景,在琼州大地上持续上演。以科学规划为笔,以乡村空间为卷轴,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分类推进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工作,着力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五指山下茶香日子甜

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村民王菊茹每天早上去采茶,下午回来在自家手工作坊里炒茶。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坐在门前,一边饮茶一边观赏手工炒茶。王菊茹觉得,这样的生活,茶香日子甜。

毛纳村生态环境优美,生产的大叶茶味甘清香,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来品茶、赏茶。2021年,当地政府启动毛纳村乡村规划编制,提出依托雨林、茶、黎族文化三大核心资源优化用地空间布局,推进茶旅融合项目建设,强化村庄特色风貌管控,建设集党建学习、黎寨茶园体验、雨林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在开展、落实我省乡村规划编制工作中,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提出,要通过摸清乡村资源家底、划定乡村生态空间、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节约乡村建设用地、规范乡村建设行为等措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互动互促,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

按照相关规划设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将生产、生活相互融合,实现经济与环境良性互动,是毛纳村乡村规划蓝图中的重点。在满足村民住房刚需和设施配套用地需求基础上,规划为毛纳村发展乡村旅游预留了建设用地指标,建设民宿、休闲商业区等旅游配套设施,并明确建立以茶叶生产为主,林下种养为辅的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四年来,毛纳村的茶树种植面积已经拓展至2900亩,茶青收入150万元,2024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万元。茶旅融合,毛纳村先后建成了宝山竹屋、民宿空中岭茶园坊等文旅设施,手工茶坊、农家乐、土特产店等业态出现,拓宽了村民的致富路。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17.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1.22万元。

闲置民房也能“入股”增收

“很多村庄的资源很好,发展前景可期,但是受困于土地资源布局零碎,利用粗放,甚至有很多土地是闲置浪费的。”海南中元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乡村规划师施家鑫认为,乡村规划要通过整合资源、盘活闲置土地、重构产业生态等方式,助力乡村实现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提升。

紧邻亚龙湾的博后村,曾由于土地资源零散破碎,民宿产业发展受限。在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指导下,该村抓住底线管控空间优化、要素保障促进发展、连点带面提升风貌这三个重点,精细化布局各类用地,盘活存量土地,让民宿产业做大做强,成为三亚市首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千万元的行政村。

“村庄发展需要培育产业,产业发展就需要整合土地、资金等资源。”乐东黎族自治县抱邱村驻村第一书记罗泽安说,2021年,该村利用“三块地”政策,将腾挪的零散建设用地指标集中规整,并对外招商,成功入市17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引入企业发展泥陶产业。

不少村庄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强化土地等资源要素保障,腾挪乡村建设土地空间,盘活闲置的存量民房,助力乡村振兴。华兆(海南)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灵介绍,该企业联合三亚市天涯区抱前村集体企业,打造民宿和主题农场等农旅融合项目,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每年房租有3万元收入,每个月工资到手2000多元。”抱前村村民苻学明通过将闲置民房“入股”合作开起民宿,既是股东又是员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生活。

乡村美美与共各美其美

在编制和落实乡村规划过程中,我省各地注重挖掘村庄特色资源,依托资源优化乡村产业布局和整治村容村貌,让不同的乡村美美与共,各美其美。

在屯昌县乌坡镇青梯村,南药新石器文化馆已经落成。该村抓住“南药之乡”的独特优势,规划以南药新石器文化馆、青梯非遗造物坊和青梯艺术馆为基础,把乡村打造成“文化旅游 科普研学”于一体的特色研学旅游村庄。2024年以来,青梯村累计接待游客4.5万人次,旅游收入约680万元。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番响村,是白沙起义的策源地,当地深入挖掘白沙起义红色资源和黎族特色资源,谋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提升乡村环境风貌,打造红色文旅中心和黎族风情特色村庄。

“番响村通过加强风貌管控,推动田园变公园,以番响河为主轴进行生态修复,在疏通河道消除地灾隐患的同时修建堤坝和美化环境,提升整体村貌”红毛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王三觉介绍,该村还依托当地的生态资源,发展油茶、益智、养蜂等多种特色产业,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9万元。

“目前我们已经对全省200个和美乡村村庄规划进行优化提升,进一步优化乡村地区空间布局,营造和美乡村新风貌,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创造条件。”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资规部门已累计为7.82万户农户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并推出一批村民“看得懂、喜欢用、用得起”的农房报建图集。通过规划赋能,不断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扎实推动海南和美乡村建设。(本报海口7月7日讯)

作者: 孙慧 苏军 尹建军责任编辑: 王思畅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推荐阅读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专题 | 拒毒同心 全民同行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问政海南 | 里程数被篡改!琼海一新能源车主遭遇维权困境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问政海南 | 村里生活用水变“盐水” 相关部门这样答复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邂逅海南绝美天幕”照片征集投票活动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苹果公司对欧盟5亿欧元罚款提起上诉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国务院台办:对台湾风灾遇难同胞表示哀悼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一手对14国加税 一手延长暂缓期 美政府再次极限施压贸易伙伴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祝贺!张帅组合晋级温网混双四强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屯昌积极化解一批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办好产权“红本子” 疏通群众“心头堵”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海南为游客提供热带雨林游玩多元化体验——推窗见绿 枕溪而眠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活动更多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2025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2025年第二届海南乡村振兴摄影大赛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公益海南·媒美与共2025年1号行动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2024年海南省电商平台禁塑宣传季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2025年海南(春季)孕博会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扫码下载新海南客户端

海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

扫码关注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