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币的起源,从狗狗币到万币狂潮,它究竟何时诞生?

芝麻大魔王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有一类资产格外“特别”——它们不依赖技术革新,不讲究实用价值,却靠着一张表情包、一句网络梗或一场社区狂欢,就能掀起惊涛骇浪,这就是“meme币”(模因币),从早期的狗狗币(Dogecoin)到后来横空出世的柴犬币(SHIB)、狗狗币(DOGE)的“续集”狗狗币2.0(Dogecoin2.0),再到2023年“朋克猫”(PEPE)的爆火,meme币的每一次“出圈”都让无数投资者又爱又恨,这些“以梗为魂”的加密资产,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们又如何从一个小众玩笑,演变成加密市场不可忽视的“现象级力量”?

meme币的“创世时刻”:狗狗币,2013年的“意外玩笑”

要追溯meme币的起源,必须回到2013年,这一年,两位程序员——杰克逊·帕尔默(Jackson Palmer)和比利·马库斯(Billy Markus)——出于对当时比特币“严肃感”的调侃,决定创造一种“更轻松、更友好”的加密货币。

meme币的起源,从狗狗币到万币狂潮,它究竟何时诞生?

灵感来源于2010年流行的“Doge”表情包:一只日本柴犬“Kabosu”配着 broken English 的内心独白,如“such wow”“very virtue”“so scare”等,在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帕尔默开玩笑地在推特上提出“应该有一种基于Doge表情包的货币”,而马库斯则用业余时间快速开发了代码:基于莱特币(Litecoin)的算法,总量无上限(与比特币2100万上限形成对比),区块时间更短,转账速度更快。

2013年12月6日,狗狗币正式上线,它的诞生本是一场“无厘头的实验”——两位开发者甚至一度认为它“撑不过三个月”,但没想到,凭借Doge表情包的病毒式传播和社区“快乐至上”的氛围,狗狗币迅速在Reddit、Twitter等平台积累了一批早期用户,人们用它打赏网络内容创作者、参与慈善(如2014年为牙买加短跑队众筹参加世锦赛),甚至形成了“小费文化”(tipping culture)。

meme币的起源,从狗狗币到万币狂潮,它究竟何时诞生?

正是狗狗币的诞生,为“meme币”定义了核心特征:以网络流行文化为载体,依赖社区共识而非技术价值,通过病毒式传播实现价值增长,它不仅是第一个meme币,更成了后来所有meme币的“精神图腾”。

meme币的“沉寂与爆发”:从“狗狗币独舞”到“万币齐发”

狗狗币诞生后的几年里,meme币市场一度沉寂,加密货币的主流关注点仍在比特币、以太坊等“技术派”资产上,meme币更像是小众社区的“自娱自乐”,直到2020年,一场疫情带来的线上狂欢,彻底点燃了meme币的“第二春”。

meme币的起源,从狗狗币到万币狂潮,它究竟何时诞生?

2020年底,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多次在推特“喊单”狗狗币,称其为“人民的货币”,甚至让狗狗币价格单日暴涨数百%,马斯克的“带货”不仅让狗狗币从“玩笑币”一跃成为加密市场市值前十的资产,更让全球投资者意识到:meme币的“共识力量”足以撼动市场

此后,meme币进入“爆发期”:

  • 柴犬币(SHIB):2020年8月,匿名用户“Ryoshi”推出“狗狗币竞争者”,以柴犬为logo,总量巨大(1000万亿枚),宣称“成为狗狗币的杀手”,凭借“反衬狗狗币”的叙事和社区“Shib Army”的狂热,SHIB上线后价格暴涨数万倍,一度冲进加密市场市值前二十。
  • 狗狗币2.0(Dogecoin2.0):2021年,狗狗币因马斯克“上SNL节目”引发暴涨后,社区分裂出“升级版”狗狗币2.0,试图通过改进技术(如PoS共识)实现“超越狗狗币”,但最终因缺乏创新沦为“山寨模仿者”。
  • 朋克猫(PEPE):2023年4月,一款基于“Pepe the Frog”表情包(曾因被极端组织滥用而争议)的meme币横空出世,上线24小时内涨幅超1000%,一度冲进CoinMarketCap榜单前100,它的爆火标志着meme币进入“纯情绪驱动”阶段——甚至不再需要“名人带货”,仅靠社区“FOMO”(害怕错过)就能掀起狂潮。

截至2024年,全球已诞生数万种meme币,涵盖“青蛙”“猫狗”“名人梗”“游戏梗”等几乎所有网络文化符号,它们中,有的昙花一现(如“狗狗币”变种),有的则凭借社区生命力存活至今(如狗狗币、SHIB)——但共同点是:它们的命运从不取决于技术,而取决于“多少人相信它是下一个爆款”

meme币的“现在与未来”:泡沫还是文化革命?

从2013年狗狗币的诞生,到2024年万币齐飞,meme币用十年时间证明:在加密世界,“共识”可以比技术更值钱,但这也带来了争议——有人认为它是“金融泡沫”,是“割韭菜的工具”;也有人认为它是“互联网文化的金融表达”,是普通人参与财富分配的“另类入口”。

无论如何,meme币的起源已经清晰:它始于2013年的一场玩笑,却意外成为了加密货币史上最“接地气”的实验,它的每一次“发币”,都是网络文化对金融世界的“反向入侵”;它的每一次暴涨暴跌,都在提醒我们:在数字时代,情绪和传播力,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下一次,当一个新的网络梗爆火时,或许一个新的meme币,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