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日元暴跌创新低的深层原因
日元兑美元汇率在11月19日跌至156.10,创下今年2月以来的最低纪录。 这个数字逼近去年引发“超级贬值”的160关口,东京外汇市场的交易员们紧盯着屏幕,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情绪。
导致日元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日本央行当天宣布维持0.5%的基准利率不变。 这已经是今年1月加息后连续第六次“按兵不动”,而且央行连未来加息的时间表都没有提供。 期待加息的投资者纷纷抛售日元,转向美元资产。
与日本央行的谨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联储于10月29日宣布今年第二次降息,将利率区间下调至3.75%-4%。 这一行动进一步扩大了日美利差,加速了日元贬值趋势。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实际工资已连续八个月下降,而核心CPI却连续48个月同比上升。 这种“钱不值钱”还“挣得少”的双重打击,正让普通日本家庭不堪重负。
进口商品价格随日元贬值而上涨。 超市里,进口牛肉比去年贵了近两成,加油费也显著增加。 消费者不得不精打细算,减少非必要消费。 便利店100日元的便宜商品销量大增,反映了民众消费能力的下降。
那些不持有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普通民众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他们唯一能做的是减少非必要开支,生活品质明显下滑。 有日本游客表示,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会“早饭吃自备的便利食品,或者直接少吃一顿饭”。
10月下旬,东京、大阪等地已出现小规模抗议活动,民众举着“工资赶不上酱油钱”的牌子,呼吁控制物价、提高工资。 这些抗议声音显示出民众对生活成本上升的不满情绪正在积聚。
日本央行面临保汇率还是保经济的艰难抉择。 如果贸然加息,虽然可能稳住日元,但会打击经济复苏,特别是负债率高的中小企业。
日本99% 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贡献了一半就业岗位。 加息将增加这些企业的偿债压力,可能引发局部倒闭潮。 2025年5月,日本负债超千万日元的破产企业达857家,其中近八成是小微企业。
然而,不加息又会导致民众生活压力持续增大。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曾强调,“如果经济和物价的预期大体实现,则逐步调整货币宽松力度的基本姿态不会改变”。 但央行在实际行动上始终谨慎,显示出决策层的两难处境。
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是外源性的,特别是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差异。 自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累计贬值已超34%。
日美利差导致投资者追求套利收益,大规模借入低成本日元,投资于美元等高息资产,加大日元贬值压力。 这种套息交易在美元强势周期中尤为活跃,进一步加剧了日元跌势。
美国还向日本直接施加贸易压力。 在美日财长会议上,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直接敦促日本加息,担心疲软的日元让日本出口商品“变相降价”,影响美国市场。
美国政府对日本实施远超预期的“对等关税”,税率高达24%,远超日本此前预期的10%-15%。 这对高度依赖出口的日本汽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 2026财年第一季度,丰田汽车净利润同比大降37%,本田净利润减幅高达50.2%。
面对日元持续贬值,日本政府干预空间有限。 新任财政部长片山五月已表态政府正密切关注汇率走势,对投机导致的过度波动保持警惕,但这种“口头干预”效果有限。
日本外汇储备比去年减少了8%,实际干预市场的能力受限。 历史表明,日本政府干预汇市的效果往往不彰。 例如,2022年9月22日,日本政府曾动用3万亿至3.6万亿日元干预汇市,但不到一周后,日元再次贬值。
高市早苗政府上任才3个月,支持率不足三成五。 之前经济政策摇摆不定,市场对它的调控能力信心不足。 日本央行在7月底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曾上调利率,却引发“黑色星期一”,日经225指数当日下跌12.4%,表明市场对日本加息极为敏感。
日元贬值对不同行业产生差异影响。 奢侈品行业因汇率利好迎来销售激增。 LVMH集团2024年一季度在日本市场的收入大涨32%,大量中国游客利用汇率优势在日本购买奢侈品。
然而,对汽车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美国加征的关税带来沉重负担。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透露,有日本车企正处于“每小时损失100万美元”的状态。
日本制造商面临两难:赴美生产成本高企,无法大规模转移产能;而承受关税又导致巨额损失。 美国要求日本车企将核心零部件产能转移至美国,这可能掏空日本制造业根基。
为应对可能加息带来的融资成本上升,丰田、本田等大公司近期加速发债融资,单月发债规模达到1.2万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增加四成。 这些企业原本想等利率稳定后再融资,但发现提前锁定低利率才是更稳妥的选择。
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指出,“加息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这使一些人认为日元跌破160的极端情况可能不会重现。 但如果日本央行继续暂停加息,日元可能陷入更深贬值循环,甚至引发美日贸易摩擦升级。
日本央行内部在利率走向上存在严重分歧。 政策委员会委员高田创和田村直树连续两次投票反对维持利率水平,认为应加息25个基点至0.75%。 此前被视为“鸽”派的委员野口旭近期也发表了关于加息的言论,显示央行内部平衡正在发生变化。
日本国债规模已超GDP的260%,若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年利息支出将增加约26万亿日元,占2024年财政预算的22.5%。 这一巨额债务负担使得日本央行在加息决策上必须格外谨慎。

日本央行预计2025财年GDP增长率为0.7%,较此前预测略有上调,但对2026财年和2027财年的预测保持不变。 这种温和的经济增长预期难以承受大幅加息带来的冲击。
日元贬值还引发了输入性通胀风险。 日本是一个大宗商品对外依赖国,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直接推高了国内物价。 虽然日本CPI的绝对值水平相较美欧较低,但其趋势却是快速上行。
日本政府现在面临的不仅是经济决策,更是政治抉择。 高市早苗的“早苗经济学”把财政放在更核心位置,与央行可能采取的紧缩政策存在潜在冲突。 这种政策方向的不一致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日元汇率走势与日本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12月的会议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决定的不仅是汇率数字,更是日本民众的生活负担与企业的发展前景。 市场参与者都在等待着看这场关键决策的结果。(来源网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