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A股半导体材料设备再受关注,获得资金抢筹!截至13:35,高“设备”含量的$ 科创半导体 ETF(588170) 接连破位后收得金针探底
,今日开启反弹,领涨半导体板块!此前已经多日获得资金加仓。
消息面上,三星电子已率先暂停10月DDR5 DRAM合约报价,引发SK海力士和美光等其他存储原厂跟进,将导致供应链“断粮”,恢复报价时间预计将延后至11月中旬。
存储芯片领域的这轮涨价,其强度和持续性确实是历史罕见的。究其根本,是AI革命带来的需求海啸,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供需格局。
最核心的驱动力来自于AI服务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您刚才提到的 OpenAI 的“星际之门”项目,只是一个缩影,它锁定了三星与SK海力士高达90万片/月的HBM,也就是高带宽内存的需求。HBM是AI显卡的“心脏”,没有它,AI计算就无从谈起。为了满足这些超级客户对HBM的巨大需求,三星、SK海力士、美光这三大原厂,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将大量的先进产能从传统的通用型DRAM(比如我们电脑里用的那种),转移到了技术门槛更高、利润也更丰厚的HBM产品上。这就直接导致了通用型DRAM和服务器用DRAM的供应变得异常紧张,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一路飙升。
那么,这种涨价对下游终端,比如我们的手机、PC会有什么影响呢?毫无疑问,会推高这些电子产品的制造成本。品牌厂商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自己消化一部分成本压力,压缩利润空间;要么就是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终端产品提价。目前来看,一些高端笔记本和智能手机已经出现了涨价的苗头。
关于涨价趋势的持续性,至少到2026年,这种结构性的供应紧张都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只要AI的热潮不退,对HBM的需求就会持续吞噬原厂的产能。三大原厂的战略非常明确,就是优先保障高毛利产品的供应。因此,虽然不排除在短期内有价格的技术性回调,但存储芯片,尤其是高端存储芯片,整体维持在高位运行的态势,概率是非常大的。
那么,在这场由“AI驱动”的存储浪潮中,投资者可以看到哪些具体的投资机遇?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
第一个层面,是聚焦于HBM本身的技术壁垒和产业格局。HBM的生产难度极高,它需要将多颗DRAM芯片像搭积木一样堆叠起来,并通过硅通孔技术进行互联,目前全球能量产的只有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家。它们锁定了OpenAI等头部客户的巨额订单,意味着在未来一两年内,这些巨头将享有极高的议价权和确定的业绩增长。这也带动了整个HBM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材料、设备和封装测试环节的景气度。
第二个层面,是关注在全球化格局变化中,国内存储芯片厂商的追赶机会。虽然我们在最先进的HBM领域与国际巨头还有差距,但在国产替代的宏大叙事下,国内厂商在巨大的内需市场中,正逐步提升市场份额,其成长的空间和弹性是值得期待的。
对于普通投资者,同样面临一个选择:是直接布局存储芯片个股,还是通过ETF工具?存储芯片个股的波动性通常非常大,业绩受产品价格周期的影响极深,投资难度很高。而通过像芯片ETF或者科创半导体ETF这样的工具,就可以一键布局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龙头公司。
比如,芯片ETF(159995)它跟踪国证芯片指数,覆盖了从材料、设备、设计到制造封测的全产业链30家龙头,其中就包含了存储芯片和相关环节的公司。
而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则更聚焦于科创板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龙头,这些都是国产替代的核心环节。通过ETF投资,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更平稳地把握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