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权交易中,“OE合约”(通常指期权Option的合约)是投资者常用的金融衍生工具,其收益计算相对复杂,但只要掌握核心逻辑,就能清晰判断盈亏,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入手,拆解OE合约收益的计算方法,并结合案例帮助新手快速上手。
先搞懂:OE合约的基本类型与核心要素
要计算收益,首先需明确OE合约的两种基本类型:看涨期权(Call Option) 和 看跌期权(Put Option),无论是哪种类型,合约都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 标的资产价格(S):期权对应的资产(如股票、指数、商品等)的市场价格。
- 行权价(K):合约约定的买入(看涨)或卖出(看跌)标的资产的价格。
- 权利金(C/P):买方支付给卖方的费用,即期权的“价格”(看涨期权权利金用C表示,看跌期权用P表示)。
- 合约数量:期权交易的最小单位通常是“1张合约”(不同标的的合约乘数可能不同,如股票期权1张=100股)。
OE合约收益计算的核心逻辑
期权收益计算的关键,在于区分买方和卖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判断合约是“实值”“平值”还是“虚值”。
(一)期权买方的收益计算
买方支付权利金,获得“行权”的权利(无行权义务),收益=行权收益-支付的权利金。

看涨期权(Call)买方收益
适用场景:预期标的资产价格上涨,买入看涨期权。
计算公式:
收益 = max(标的市价 - 行权价, 0) × 合约数量 - 支付的权利金 × 合约数量
逻辑拆解:
- 若到期时标的市价 > 行权价(实值期权),买方可行权,收益为(市价-行权价)×合约数量;
- 若标的市价 ≤ 行权价(平值/虚值期权),买方放弃行权,收益为0(仅损失已支付的权利金)。
案例:
投资者买入1张某股票看涨期权(合约乘数100股),行权价50元,权利金3元/股(总权利金=3×100=300元)。
- 若到期股价涨至55元:行权收益=(55-50)×100=500元,总收益=500-300=200元;
- 若到期股价跌至48元:放弃行权,收益=0-300=-300元(即亏损300元)。
看跌期权(Put)买方收益
适用场景:预期标的资产价格下跌,买入看跌期权。
计算公式:
收益 = max(行权价 - 标的市价, 0) × 合约数量 - 支付的权利金 × 合约数量
逻辑拆解:

- 若到期时标的市价 < 行权价(实值期权),买方可行权,收益为(行权价-市价)×合约数量;
- 若标的市价 ≥ 行权价(平值/虚值期权),放弃行权,收益为0(仅损失权利金)。
案例:
投资者买入1张某股票看跌期权(合约乘数100股),行权价40元,权利金2元/股(总权利金=200元)。
- 若到期股价跌至35元:行权收益=(40-35)×100=500元,总收益=500-200=300元;
- 若到期股价涨至42元:放弃行权,收益=0-200=-200元(亏损200元)。
(二)期权卖方的收益计算
卖方收取权利金,承担“被行权”的义务(买方行权时必须履约),收益=收取的权利金 - 行权成本。
看涨期权(Call)卖方收益
适用场景:预期标的资产价格下跌或横盘,卖出看涨期权(赚取权利金)。
计算公式:
收益 = 收取的权利金 × 合约数量 - max(标的市价 - 行权价, 0) × 合约数量
逻辑拆解:
- 若到期时标的市价 ≤ 行权价(买方放弃行权),卖方收益=全部权利金;
- 若标的市价 > 行权价(买方行权),卖方需按市价买入标的再按行权价卖出,亏损=(市价-行权价)×合约数量,净收益=权利金-亏损。
案例:
投资者卖出1张某股票看涨期权(行权价50元,权利金3元/股,总权利金300元)。

- 若到期股价48元:买方放弃行权,卖方收益=300元;
- 若到期股价55元:买方行权,卖方需以55元买入、50元卖出,亏损=(55-50)×100=500元,净收益=300-500=-200元。
看跌期权(Put)卖方收益
适用场景:预期标的资产价格上涨或横盘,卖出看跌期权(赚取权利金)。
计算公式:
收益 = 收取的权利金 × 合约数量 - max(行权价 - 标的市价, 0) × 合约数量
逻辑拆解:
- 若到期时标的市价 ≥ 行权价(买方放弃行权),卖方收益=全部权利金;
- 若标的市价 < 行权价(买方行权),卖方需按行权价买入标的(市价更低),亏损=(行权价-市价)×合约数量,净收益=权利金-亏损。
案例:
投资者卖出1张某股票看跌期权(行权价40元,权利金2元/股,总权利金200元)。
- 若到期股价42元:买方放弃行权,卖方收益=200元;
- 若到期股价35元:买方行权,卖方需以40元买入、35元卖出,亏损=(40-35)×100=500元,净收益=200-500=-300元。
影响OE合约收益的其他关键因素
除了上述基础计算,实际交易中还需考虑以下因素,它们可能直接影响最终收益:
- 合约乘数:不同标的的合约乘数不同(如股指期权1张=300份指数,商品期权可能为10吨/手),计算时需乘以合约数量。
- 交易成本:包括手续费、行权费等,实际收益需扣除这些成本(尤其高频交易或小波动时,成本影响显著)。
- 到期时间与波动率:时间越长、波动率越高,权利金通常越高(买方“时间价值”成本更高,卖方“风险溢价”收益更高);临近到期,虚值期权可能归零,实值期权更趋近于内在价值。
- 行权与平仓选择:买方可在到期前行权(美式期权)或平仓卖出合约(锁定收益/止损),卖方也可提前买入平仓(了结合约),实际收益可能不同于持有到期的计算结果。
新手避坑:OE合约收益计算的注意事项
- 分清“权利金”与“行权价值”:权利金是买方的成本、卖方的收益来源,而行权价值是标的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二者不可混淆。
- 警惕“虚值期权”归零风险:虚值期权(市价远离行权价)在到期时可能一文不值,买方权利金全额亏损,需谨慎判断行情。
- 卖方“无限风险”:看涨期权卖方在标的市价无限上涨时,亏损可能无限扩大;看跌期权卖方在标的市价跌至0时,亏损=行权价×合约数量-权利金,风险需提前评估。
OE合约收益计算的核心,是围绕“权利金”和“行权价”的关系,区分买方“权利-义务”和卖方“义务-权利”,买方收益=行权收益-权利金,卖方收益=权利金-行权成本,新手需先理解实值/平值/虚值的判断逻辑,结合案例反复练习,同时关注交易成本、到期时间等细节,才能在实际交易中准确测算盈亏,避免盲目操作。

